
编者按
甘肃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通过健全机制、搭建平台、畅通渠道、规范流程等一系列举措,让民智民慧成为开启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的“金钥匙”。
2024年以来,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坚持把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作为凝聚力量、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的要求,健全工作机制、搭建载体平台、规范办理流程、推动成果转化,将人民群众的“好点子”转化为务实举措,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健全机制,建议落地有保障
“能否在县城东广场附近规划建设公共体育场所,配备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等运动场地”“建议安装健身器材、增设步行道”……去年以来,庆阳市镇原县多名群众针对城东区没有公共体育场、居民锻炼不便的问题,提出“完善城市配套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品质”的建议。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收到建议后,镇原县委、县政府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论证,最终确定在交通便利、居民集中的东区中心位置建设公共体育场公园,并将其纳入2025年重点民生项目,成立专班全力推进。经过3个月的施工,一座功能齐全的体育公园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
为让更多“金点子”结出丰硕“金果子”,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全力推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规范起步,制定出台《甘肃省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和人民建议承办机构职责分工,对人民建议的基本要素、征集方式、征集渠道、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理结果等作出规定。在办理时限方面,《办法》要求,办理机构应在受理人民建议30日内,提出办理意见,向同级党委社会工作部报备并反馈建议人;在方法要求方面,《办法》提出,对已登记的人民建议,5个工作日内转送承办机构办理,人民建议受理登记进展应及时反馈建议人。同时,《办法》明确论证完善、梳理分析、转化落实和督查督办等成果运用事项,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此外,甘肃还印发通知,从规范登记办理、做好转化运用等4方面提出12条具体措施,要求市、县党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建立部门之间横向协同、市县之间纵向联动的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机制。
如何做到人民建议“随手可提、随时可提”?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注重把征集触角向基层延伸,推动人民建议征集“二维码”全覆盖进入1548个县乡政务服务大厅、386个新兴领域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1.74余万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指导349家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全覆盖建立人民建议征集“直联点”。
让人民群众成为“智库”,为城市建设提供不竭的智慧,甘肃省建立贯通省市县、涵盖各部门,规模稳定在3600人左右的工作队伍,负责人民建议征集办理工作,确保建议征集有人抓、有人管。同时,充分吸纳130多名社会各界代表,组建省级“特邀建议人”队伍,发挥“人才库”作用,挖掘更多实用性强、接地气、可转化的高质量建议。
为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甘肃省还组织专题培训班,对《办法》等政策进行解读,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工作提醒、日常调度、定期督办等方式,推动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
甘肃省研究制定《关于把人民建议征集作为作决策抓工作重要前置项的六项措施》,明确要求在涉及公共利益和民生问题重大决策出台前,必须征集人民群众建议,并对前置事项、征集责任、工作程序、采纳转化等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拓展人民建议征集的广度和深度。全省各地各部门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积极开展专题征集,年初报送专题征集计划203项。截至目前,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启动162项。

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甘家巷社区工作人员指导群众使用“甘肃人民建议征集平台“。陈功章摄
搭建平台,畅通民意“直通车”
“建议县城住宅小区内配套建设公共厕所、电动车停放棚、设置充电桩,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2024年12月,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群众张强通过“甘肃人民建议征集平台”提出建议。
永靖县委社会工作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办理程序,会同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物业指导服务中心组成联合工作组,开展全面调研,详细掌握全县住宅小区基础设施现状,并开始规划建设公共厕所、电动车停放棚及充电桩。
这是人民群众依托“甘肃人民建议征集平台”参与基层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为更精准更高效回应群众诉求,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把搭建信息平台作为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各方力量,借鉴先进经验,科学设计制度框架,精心打造倾听民声“直通车”。
2024年10月,由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自主设计开发的“甘肃人民建议征集平台”上线。今年6月,全省实现人民建议市级层面线上横向转办;7月初上线市(州)子平台,全覆盖设置1200个市级职能部门平台账号,实现全省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一个页面进入、一个平台办理、一套标准体系。
省委社会工作部还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打通信息壁垒,把“甘肃人民建议征集平台”嵌入甘肃政务服务网、“甘快办”小程序等平台,推动信息联动共享。指导各地把“甘肃人民建议征集平台”链接至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86个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平台,不断拓展人民建议征集的影响力和受众面。群众可以通过“甘肃人民建议征集平台”、微信公众号、线下专用邮箱(甘肃省兰州市A365信箱)建言献策,实现了省级层面建议线上征集、线上办理、线上反馈。
今年8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在平台开展“共绘陇原新蓝图 我为甘肃‘十五五’规划献一策”专题征集。截至目前,已有兰州、酒泉、金昌、武威、白银、定西、陇南等18个市、县和兰州新区依托“甘肃人民建议征集平台”,启动了“十五五”规划专题征集。
此外,10个市、州分别围绕“新就业群体诉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特色农产品提档升级”等内容开展专题征集,累计收到建议1060余件,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汇聚民智。
在“新就业群体诉求”方面,不少快递员提出,希望在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修建沐浴室、配备洗衣机、开展法律和心理咨询服务等建议,各市、县党委社会工作部后续将逐一吸收采纳,推动落实。
规范流程,跑出办理“加速度”
今年5月,嘉峪关市钢城街道紫轩社区紫轩花苑C区居民姚女士通过“甘肃人民建议征集平台”反映,紫轩小区四号楼前一个废弃的电信箱挡路没人管,请相关部门介入处置。
嘉峪关市委社会工作部当日即完成登记建档,快速认定该诉求涉及的公共空间治理与设施权责划分,于同日依据嘉峪关市人民建议办理流程启动转办程序,通过跨部门联动机制,问题第二天便得到圆满解决。
这样的办理效率,得益于甘肃省坚持全流程规范管理,建立人民建议征集办理闭环机制。甘肃省对人民建议征集、甄别、筛选、登记、分析、转办、跟进督办等各环节的工作逐一规范,明确责任主体、办理程序、时限要求等,着力提升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积极建立人民建议征集采纳反馈机制,推动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和承办机构在建议登记、办理意见、办理结果等3个环节,按时限要求分别向建议人反馈办理进展情况,确保建议条条有答复、件件有回音。截至目前,已累计向2200余位建议人反馈办理进展和政策解答信息1.2万条,形成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
人民建议只有在制度化规范化的保障下才能更好助力人民城市建设。甘肃健全建议办理情况定期梳理制度,分类甄别研判人民建议,结合具体事项和层级分类转办,涉及完善政策或部门职责的建议,按照职责转送省直相关部门办理;属于市县工作范畴的建议,及时指导市、县党委社会工作部协调本级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健全完善“清单式”管理、“台账化”跟进的工作机制,采取平台提醒、电话催办、现场跟进、会议调度等形式,定期调度建议办理情况,指导督促承办机构及时解决具体事项。对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或项目规划类事项按计划实施,对咨询类建议做好政策解释。通过全流程督办,让民意能够迅速传递,事项能够快速办理。

白银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多部门在白银区纺织路街道警苑社区,围绕社区基础建设等内容召开人民建议征集线下恳谈会。白银市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成果转化,结出落地“金果子”
群众提出的建议再好,如果只是在职能部门之间“空转”,就不能实现从“金点子”到“金果子”的转化。建议的落实见效,是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关键所在。
“真没想到一条手机留言就能办成大事!政府办事效率真高!”得知自己提出的关于在白银市靖远县北滩镇杜寨柯村109 国道与308省道交会处修建公共厕所的建议得到落实后,建议人王先生感慨道。常年往返于该线路的大巴司机武师傅同样赞不绝口:“这条路跑了二十多年,每天都会在这里停歇,今后终于不用再为乘客上厕所的事发愁了!”
不止靖远县,兰州市民王先生通过“甘肃人民建议征集平台”建议在兰州新区环湖路铺设健身步道。兰州新区党群政法和社会工作部收到建议后,马上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组织施工力量对栖霞湖原有砖铺路进行检查和处理,累计配套建设和改造健身步道2.9公里。
这些改变的背后,都源于一条条凝结群众智慧的人民建议。甘肃各地各部门共同发力,用心用情做好人民建议甄别办理、转化运用、采纳反馈等“后半篇文章”。对征集到的人民建议实行台账管理,定期分析研判办理情况,及时发现群众关心关切的普遍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究解决。
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每月对建议征集和办理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对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形成专报向省委、省政府报告;督促市、县党委社会工作部每月向党委、政府报告建议征集办理情况,推动更多“金点子”进入决策视野。截至目前,已向省委、省政府呈报《人民建议专报》9期,及时报送反映集中的建议、办理采纳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采取平台提醒、定期督办、实地察看等方式,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共同推动建议转化落实。
只有让人民群众的“金点子”真正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金果子”,才能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平凉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解停车之困 谋惠民之策”机动车停车立法人民建议专题征集,共征集建议182条,已经全部转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其中118条在《平凉市机动车停车条例(草案)》二审稿中被吸纳采用,为停车条例制定提供了坚实依据和民意支撑。
“今后我们将持续在健全工作制度、拓宽征集广度深度、提高建议办理质效、做好建议答复反馈、开展典型案例征集、组织开展线下活动、凝聚工作合力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质效,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汇聚起磅礴的人民力量。”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后语
开展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是扎实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方式,是听民声、察民情、聚民心的有效举措。甘肃省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有效路径,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制度“落下去”,民意“汇上来”。甘肃省制定出台《甘肃省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办法(试行)》,对人民建议的基本要素、征集方式、征集渠道、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理结果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平台“建得好”,凝聚“微力量”。如何收集群众的海量诉求,高效便捷的反映渠道是关键。甘肃省搭建“甘肃人民建议征集平台”,不断拓展建议征集范围,及时对民意民智收集办理情况进行梳理反馈,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吸引更多群众提出高质量建议,形成良性循环。
打好“组合拳”,落地见实效。甘肃省各部门共同发力,及时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短板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完善的对策措施,不断提升建议“提交”的便利性、事项“办结”的加速度,用心用情做好人民建议甄别办理、转化运用、采纳反馈等各环节,推动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08日【中央媒体看甘肃】藏经洞发现125年 续写敦煌文化新篇
- 2025年09月08日中央媒体看甘肃|快来这里体验丝路风情——河西走廊向世界发出邀请
- 2025年09月06日视频丨跟着龙洋打卡甘肃非遗画卷
- 2025年09月06日【中央媒体看甘肃】荒漠生绿意,滴水润青土:武威书写荒漠化防治的绿色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