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法治

【法治边疆行·固边安民陇原新实践】在边境线上架起一道立体“天网”——酒泉边境管理支队“飞天警队”空中巡逻守边关

 2025/09/12/ 09:21 来源:法治甘肃网 记者 魏世东

  在广袤的马鬃山戈壁滩上,随着桨翼的轰鸣声划破长空,数架警用旋翼机如雄鹰展翅直冲云霄。这是酒泉边境管理支队“飞天警队”在边境线上执行空中巡逻任务的场景。

  近年来,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将“科技兴警、科技管边”作为关键着力点,积极整合资源,于2020年7月率先在全国移民管理系统组建“飞天警队”。这支队伍有效释放了基层警力,着力破解“守边苦、警力少、效能低”的难题,推动边境管理向现代化迈进。

  “飞天警队”成立以来,已在协助执法、发现风险隐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犹如在绵延的边境线上架设了一道立体“天网”。

静待起飞的旋翼机。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摄

  战鹰巡戈壁

  马鬃山边境管理区地处酒泉市肃北县马鬃山镇,戈壁荒漠广布,道路通行困难、通讯信号薄弱,对突发警情的快速响应常受制约。“飞天警队”的启用,让空中巡逻从愿景变为现实。旋翼机机动性强,可快速覆盖车辆难以抵达的区域,有效弥补了传统地面巡逻的盲区。

  “呼叫地面控制指挥中心,001号报告,发现两名不明人员驾驶铲车正在挖掘作业……”2021年4月6日,酒泉边境管理支队前线指挥部接到正在执行空中巡防任务的“飞天警队”紧急呼叫,并第一时间收到回传图像。经过研判,迅速派出民警赶往事发现场,当场查获正在违法开采作业的嫌疑人2名和设备若干,并循线深挖抓获同伙3人。经讯问,5名嫌疑人对偷挖盗采矿产资源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据马鬃山镇武装部部长蒙哲介绍,马鬃山镇接壤范围广,信号盲区多,“飞天警队”的出现,正好补齐了这块短板,这支队伍的戍边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

  系统筑根基

  安全是飞行的生命线。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先后制定《飞行安全管理规定》《旋翼机飞行巡逻航线网格规划操作指引》等多项制度,从飞行前风险评估到机械维护流程,每一步都有章可循,全力规避飞行隐患,让“战鹰”每次升空都有坚实保障。

  “飞天警队”的高效运转,依托于一套完善的“空地协同”保障体系。建设初期,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便以系统化思维进行规划部署。专家团队实地勘测后,在马鬃山关键区域建成了集瞭望、指挥、预警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塔台,并配备了必要的起降场地和通讯保障设施;利用奥维互动电子地图更新完善边境辖区牧业村、草场、矿山单位等重点部位信息900余处;自行开发数据库信息系统,规范采集辖区矿山企业、废弃矿点等重点坐标点位55处,为巡逻提供“精准导航”。

  尖兵护翼展

  为尽快适应马鬃山边境地区的地貌特点和气候特点,“飞天警队”的队员们均进行了上百次起飞降落的测试和训练。在他们的飞行笔记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上百页旋翼机操作驾驶技巧和方法。

  民警殷翔是“飞天警队”成立之初第一时间报名的队员,在接受了为期6个月严苛、专业的系统培训后,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成为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第一批“飞天警队”飞行员。一次冬季巡逻,殷翔驾驶的旋翼机突然传来“铛”的异响。“当时脑子一片空白,甚至想到坠机。”但他迅速冷静,按规程减速、调整姿态,最终有惊无险着陆。

  在“飞天警队”飞行的幕后,机械师常浩银是“战鹰”的“健康管家”。“有人飞天,就得有人守地。”他每天细致检查每一个零件,用专业守护着每次飞行安全,成为警队最坚实的后盾。

  就在记者离开酒泉边境管理支队公婆泉边境检查站时,这支“飞天警队”又出发巡航在马鬃山边境线上,旋翼机的轰鸣声里,既藏着戍边民警的坚守,更传递出科技兴警、智慧管边的新时代强音。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