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汉麻迎丰收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曹润彬 马静
金秋时节,清水县广袤田野上的汉麻迎来了丰收盛景。苍翠的麻秆在秋风中摇曳,如连绵起伏的绿色波浪,荡漾在田野上。近日,记者走进清水县山门镇,连片的汉麻田一眼望不到边。一人多高的麻秆随风摆动,发出清脆的声响;村民们正手持镰刀,熟练地进行收割。
山门镇薛家村村民薛德全,今年种了10亩汉麻。看着自家田里丰收的景象,他脸上满是喜悦,“今年气候好,管理也到位,汉麻长得特别好!一亩地估计能收入1500元左右。”
“现在正是汉麻收割的关键时候,我们村6月份开始种汉麻,之前地里种的是冬油菜。”薛家村党支部书记王琪琪介绍,通过轮作的方式,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都有了提高,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今年不光合作社种了80亩,我们还带动了不少农户跟着种。按每亩1500元左右的收益算,今年村集体单靠汉麻就能收入10万元左右,还能让周边20多名群众就近务工。”
汉麻产业能在清水县落地生根、蓬勃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近年来,清水县为扩大汉麻种植规模,出台了一系列暖心政策,在种植端推行“先种后补”奖补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同时在种植过程中,农技人员随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植、施肥、防治虫害,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我们镇农户种植汉麻的积极性比较高,政府也有补贴,共种植汉麻3300亩,总收入能有500万元左右。”山门镇副镇长王金红表示,明年计划把种植规模扩大到3500亩,让更多人靠种汉麻过上好日子。
为延伸汉麻产业链,近年来清水县为汉麻深加工企业提供落户便利,成功引进多家优质企业,构建起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让汉麻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清水县汉麻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建成8个千亩以上标准化产业片带。全县汉麻种植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跃升,汉麻产业已经成为清水县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11日兰州新区探索重度盐碱地治理新方案 技术赋能 盐碱耕地变致富丰收田
- 2025年09月11日武山县 苹果丰收销售旺 群众务工增收忙
- 2025年09月10日天水:葡萄满园迎丰收 特色产业促振兴
- 2025年09月09日当归之乡岷县:丰收正“当”时 籽籽尽“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