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中央媒体看甘肃】从敦煌出发,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化多领域合作

 2025/09/23/ 08:2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兰州9月23日电 题:从敦煌出发,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化多领域合作

  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杨晓静、崔翰超

  22日,由兰州大学主办的“2025‘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十周年大会暨合作论坛”在丝路古郡甘肃敦煌启幕。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20余国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就加强高等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深入探讨。

  2015年,兰州大学携手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47所高校在敦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旨在共建高等教育共同体。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介绍,十年来,联盟“朋友圈”不断扩大,如今已覆盖27个国家和地区的197所高校。

  “在联盟推动下,我们为共建‘一带一路’培养了大批融通中外、见识广博的专业人才。同时,聚焦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农业科技、生态治理、气象服务等重要领域深入开展联合研究。”马小洁说。

9月22日,各国专家学者在论坛现场进行讨论。新华社发

  “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已在多个领域“开花结果”。数据显示,十年来,共有来自101个国家的留学生赴兰州大学求学深造,其中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比例达93%。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苗若雨2019年从兰州大学毕业。回国后,她应聘至华为乌兹别克斯坦总部,成长为华为乌兹别克斯坦营商环境事务经理。

  如今,很多像苗若雨一样曾在中国留学的人才正在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在肯尼亚的实验田里,曾来华留学的威利正将中国老师讲授的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加以实践应用。他跟随兰州大学生态学院熊友才教授学习农业技术。威利说,中国粮食增产技术在实验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友好交流的桥梁。进入新时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再次搭建起促进世界各国对话合作的平台。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赵磊表示,教育交流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能进一步发挥平台纽带作用,推动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教育交流合作。”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高校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的校际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建设的卓越工程师学院落地巴西、哈萨克斯坦等国,中俄基础科学研究院、中马国际高等研究院等合作平台建设有序推进,中国—中亚、中国—东盟、上合组织等多边框架下的高等教育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推动高等教育合作、加强科研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未来有更具针对性的拔尖人才培养方式,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保障。

  如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已成为助推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生动实践。

  基于中亚、南亚国家在生态环境等方面与甘肃的相似性,以及在草地与牦牛领域的研究积累,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龙瑞军将中国的优良牧草品种推广至巴基斯坦与不丹,缓解了两国部分地区冬季家畜饲草不足的状况,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改善民生提供了“中国方案”。

  “我们希望和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享中国的技术优势和科研成果。”龙瑞军说,兰州大学已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广节水灌溉、生态修复等技术10余项。

  敦煌,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和商贸文化重镇,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今天,再次从敦煌出发,来自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高校凝聚更多合作共识。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校长古丽切赫拉·里赫希耶娃表示,希望未来联盟在校际交流、协同科研、师生互访等方面继续发掘合作潜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