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一颗敬业心 一方洁净地 透过城市“文明窗口”看公厕看护者的不凡坚守

 2025/09/25/ 08:51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滕效宏

一颗敬业心 一方洁净地

透过城市“文明窗口”看公厕看护者的不凡坚守

  一位城市规划师曾说,公共厕所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一座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与政府的管理水平。西固城区作为老工业区,部分公厕设施条件相对滞后。然而,为方便市民如厕、美化城区环境,西固区环卫中心肥料队工作人员不惧脏累,悉心管理维护辖区内53座直管公厕,使公厕完好率达95%,成为文明城市中一道亮丽风景。国庆、中秋“双节”临近,记者走近这些城市公厕的看护者,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

  16小时坚守 “一客一清洁”擦亮文明底色

王石翠擦拭洗脸盆

  清晨7时,王石翠、王华海夫妇忙碌的一天开始了。他们负责西固区9号路上一座规模不大却因紧邻铁路线和油库而人流量不小的公厕。夫妇俩每日在公厕待的时间超过16小时。记者踏入公厕,只见地面洁净、毫无异味,与厕所脏乱差的固有印象形成强烈反差。独自照料此公厕20多年的王石翠、王华海夫妇,成为西固区公厕看护者中的“明星”。

  “每天拖地次数数不清,上百遍都有可能,脏了就擦,时刻保持公厕清洁。”谈及公厕看护工作,王华海打开了话匣子。公厕日常清扫保洁与消杀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耗时耗力。王华海夫妇对清洁流程把控严谨:“我先从公厕外环境着手,清理尘土和周边垃圾,接着依次处理坑位、洗手台和镜面,最后擦拭小便池、门板隔板。”这一轮工作就得一个多小时。“9号路这座公厕建成20多年了,我们从一开始就在此看护,积累了20多年工作经验,对公厕管护自有一套方法。虽说设施陈旧,但我们会擦得干干净净,让每位如厕者都有好心情。”王华海说道。市民游客前脚刚离开,他们便迅速进入坑位,俯身清理蹲台地面与便器,同时清理隔板、扶手及门口洗手台和地面。这套动作王华海每天要重复几百次,坚持“一客一清洁”,确保公厕随时洁净。“附近居民常看见我们打扫,让我们歇一歇。可我们闲不住,脏一点就想赶紧去擦。”他们勤劳的双手,换来了洁净的公厕环境与人们的称赞。

  推行“厕所革命”后,城区公厕换颜升级,王石翠干劲更足了。她暗自下定决心:公厕管理水准一定要匹配其高颜值。于是,她不仅把公厕打扫得一尘不染,还时常给自己“找事”。“公厕东侧就是我们的管理间,我们把它打扫得干净整洁,遇到行动不便或哺乳期的女士,她们能到管理间休息一会儿。”王石翠微笑着说。

  清掏艰辛 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人洁

利用机械抽吸化粪池污物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这曾是前些年旱厕清掏工的真实写照,如今兰州市城区的移动公厕虽无需人工清掏,但需机械抽吸。西固区环卫中心肥料队清掏人员张正雨、张连祯表示,西固区城区部分老城区地段公厕使用频率高,除管理人员日常清理外,每隔几天还需机械清淘污物,清掏不干净时,还得人工助力。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肥料队全员上岗,日常工作一项不落。“吸粪时,要打开化粪池盖,一名员工看管吸污车管道上的闸阀,另一名员工把抽粪管子伸入池中固定好开始抽吸,并不断调整管口方向进行作业。”西固区环卫中心肥料队队长王春花介绍道,厕位多的公厕三四天清掏一次,小的移动公厕隔一天就得抽吸一次。抽吸公厕时,刺鼻臭味令人头疼恶心,有时还得用手清理被垃圾堵塞的管子,粪污沾身实属平常。

  另外,公厕突发情况多,如断电、管道堵塞、人员纠纷等,都急需解决。公厕看护员无法处理的,要及时通知维修工上门,即便大年三十晚上,也要及时疏通。

  60公里巡查路 “抠门”节省保运行

更换移动公厕发泡气泵

  西固区环卫中心肥料队直管公厕53座,却仅有两名维修工。52岁的牟作堂是地道西固人,2010年进入肥料队从事维修工作至今,水龙头、灯、插座、面盆、软管等都是他的修理对象。做过水电工的牟师傅技术过硬,在这个岗位得心应手。因公厕位置分散,他每天巡查两次,行程就达60多公里。

  “换”虽比“修”轻松省事,但成本更高。“精打细算、会过日子”是大家对牟作堂的一致评价。“哪怕是旧的、坏的工具和零件,我一般都不轻易丢弃,方便下次回收利用。坏了的水龙头带回单位,闲时修一修,把几个水龙头上的配件凑一块儿,修好一个也是好的。”牟作堂说。

  闲聊中,牟作堂接到小平房公厕看护员报修信息,称移动公厕的发泡气泵不工作了。牟作堂和同事赶到现场查看,发现长时间运行的发泡气泵因受潮锈蚀停摆。移动公厕安装空间有限,给维修带来诸多不便,但牟作堂和同事经过10分钟操作,不仅换上新的发泡气泵,还擦拭了气泵周边渗出的水珠,推上电闸,发泡气泵重新运转。牟作堂说,水冲式公厕相对好修,移动公厕多为电气化,遇到问题时要仔细排查根源,是线路还是线路板出问题,常需1小时左右排查难题,像线路、插座、开关的维修相对简单;小便池冲水感应器坏了,一般只能更换。

  西固区环卫中心肥料队队长王春花表示,今年以来,他们共维修公厕309次,更换配件771个,同时对卧牛公厕、晨光公厕、金城公园的3座公厕进行提升改造,目前正在紧张施工,预计9月30日前完工交付使用。

  ·采访手记

  平凡岗位里的城市温度

  踏入西固区环卫中心肥料队的部分直管公厕,通风透气、清除水渍、整理洗手池、擦拭尘土、打扫便器……一系列井然有序的场景映入眼帘,这便是记者最直观的感受。西固区城区内分布着53座直管公厕,每一座公厕都配备了专门的看护员,他们肩负着日常管理与清扫的重任。部分公厕更是安排了双岗,同时还制定了详尽的清扫标准。哪怕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卫生死角,看护员们也每日坚持用抹布仔细擦拭,全力以赴确保公厕始终保持整洁干净。

  公厕看护员们所承受的工作强度超乎常人想象。为了保障公厕能够从清晨7时直至夜晚11时正常开放,他们每日必须坚持长达1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而且,平日里他们几乎没有休息日,仿佛看护公厕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时刻守护在那里。除了完成日常的清理工作,看护员们还主动承担起简单的设备设施维护任务,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公厕正常使用的细节。

  在西固区,还有许多奋战在城管一线的公厕看护员。他们外表朴实无华,言辞不多,但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却无比认真。他们肯干实事,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娴熟的工作技巧,总是能够把各项任务出色完成。这一切的背后,是缘于他们始终将环卫工作视为一份需要用心经营的良心事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默默守护着城市公厕的整洁与卫生,为城市文明增添光彩。

  记者 滕效宏 文/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