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灵台:以果为“媒”唱响振兴“甜蜜曲”

 2025/10/22/ 15:32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 曹红远

灵台:以果为“媒”唱响振兴“甜蜜曲”

  □记者 曹红远

  灵台县的苹果迎来成熟季,全县各个果园里一片繁忙,红彤彤的苹果压弯枝头,果农们抢抓时机忙着采摘、分拣,运输车辆排队装货,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图景。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灵台县以苹果产业为纽带,走出了一条联农带农富农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南缘的灵台县,是世界公认的北纬35.5°苹果黄金种植带。近年来,该县将苹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坚定走矮砧密植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矮砧苹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高端果品生产核心区和高新尖技术研发高地”。目前,灵台县苹果种植面积达15.6万亩,其中,乔化果园5.4万亩,矮化果园面积10.2万亩,今年预计产量2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7亿元。

  为了提升苹果产业的科技含量,灵台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度合作,建成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陇东矮砧苹果试验示范中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平凉市灵台苹果试验示范中心。这些平台不仅成为矮砧苹果的“育种试验田”,更是全县果产业的“技术智囊库”,汇集100余种砧木试验资源,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同时,灵台县大力推广苹果种植“四新”模式,主推瑞雪、维纳斯黄金、秦脆等新优高端品种,让果园的收益大幅提升。

  在独店镇林王村,种植大户范玉琴采用“品种搭配+错时销售”的方式,早、中、晚熟品种错峰挂果,亩产达到5000斤,平均1斤能卖到5元左右。其中,维纳斯黄金品种的苹果1斤能卖到8.5元。在龙门乡官庄沟村,通过品种改良与技术革新,150亩果园今年挂果30万斤,预计收入100万元左右。

  灵台县还积极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各链主企业每年向全县提供长期就业岗位3000余个,吸纳周边农户参与果园管理超2万人次。通过务工报酬、土地流转、分红等多种形式,有效促进了农户增收。什字镇梁家咀村的种植大户李玉琴的果园每年为50余名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此外,灵台县还注重苹果产业的品牌建设。2025年,“灵台苹果”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已有13家企业获准使用该标志,品牌溢价直接带动销售额增长10%。灵台苹果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截至9月底,灵台苹果线上销售突破3万吨,线下销售达5.3万吨,其中,熟品种更是提前售罄。

  灵台县以果为“媒”,不仅让苹果成为群众的“致富果”,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灵台县以全链思维深化果产业发展,持续擦亮“灵台苹果”名片,不断拓宽产业富民路径,让果业兴农的实效惠及更多群众。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