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张宏斌 摄影报道
在戈壁明珠、镍都金昌,民间艺人李润萍以铜丝为骨、珐琅为彩,深耕掐丝珐琅技艺十余载,让这门始于元代的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用热爱与坚守书写着非遗传续的动人故事。

2010年的一场非遗展览,成为李润萍与掐丝珐琅结缘的起点。当那件金碧辉煌的掐丝珐琅葫芦映入眼帘时,她被这门传统工艺的魅力深深震撼,从此立下“让掐丝珐琅在金昌扎根”的目标。为掌握技艺精髓,她四处寻访,多次前往兰州、庆阳等地拜师老艺人,从制胎、掐丝的精细勾勒,到点蓝、打磨的耐心雕琢,每一道工序都反复钻研、精益求精。

在传承中创新,是李润萍坚守的初心。她严格遵循古法选用材料,确保工艺本真;同时大胆突破——题材上,将传统吉祥纹样与时代主题相融;载体上,跳出铜胎、葫芦的局限,尝试在鸵鸟蛋、瓷盘等物件上创作,让古老技艺更贴合当代审美。

多年耕耘终有硕果。李润萍的作品屡获认可:《梅兰竹菊》掐丝珐琅鸵鸟蛋系列在甘肃省首届“道中华”文创大赛中广受关注;2024年,掐丝珐琅葫芦《龙舞福临》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甘肃省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2021年,《辉煌历程》掐丝珐琅盘亮相“盛世华诞民艺争艳”民间民俗作品交流展;《富贵牡丹》还被兰州文理学院收藏。她本人也获评省妇联“陇原巧手”优秀学员。

如今,在镍都金昌的土地上,李润萍仍在非遗传承之路上步履不停。她以匠人之心守护传统,用创新之思激活技艺,不仅展现着民间艺人的责任与担当,更让人们看见:历经岁月沉淀的传统工艺,在新时代依旧能绽放耀眼光芒,续写属于自己的新传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1月05日金昌:“床旁结算”让患者“零跑腿”
- 2025年10月16日金昌市金川区以阅读为载体持续推动各族群众文化认同
- 2025年10月15日金昌市金川区“15分钟阅读圈”迈出关键步伐
- 2025年09月30日【网络中国节】金昌市多彩文旅活动丰富市民假期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