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公发工程公司卓合二期项目前三季度奋进纪实

 2025/11/18/ 16:45 来源:每日甘肃网

  在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秘境,S60凤县至合作高速公路卓尼至合作段二期工程(5.67公里正线及10公里连接线)的建设现场,机械轰鸣、人声鼎沸,处处涌动着攻坚奋进的热潮。2025年前三季度,公发工程公司卓合二期项目部锚定“生态优先、质效为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在成本管控、工程建设、技术突破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多点突破,交出了一份“进度快、质量优、管理精”的高分答卷,以实干担当在高原大地铺展筑路兴邦的壮阔图景。

  生态筑基:绿脉护路  筑就高原文明样板

  卓合二期项目地处甘南高原生态脆弱区,项目部始终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施工全流程,构建“思想引领+技术防控”双重环保体系。前三季度累计开展环保专项培训9场次,覆盖全员500余人次,筑牢生态保护思想防线;针对施工固废实施“分类收集—集中转运—合规处置”闭环管理,处置率达100%;在平交路口及场站出入口布设洗车设备,实现出渣车辆冲洗全覆盖,全力打造高原文明施工标杆,让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

  质安共筑:精雕细琢  守牢品质安全底线

  项目部以“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推动质量管控与安全防护双向提质、协同增效。

  一是质量管控闭环提质。聚焦隧道二衬止水带预埋、钢筋焊接等关键环节,推行“返工整改+工艺升级”精准施策,实现问题整改闭环率100%;构建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应用钢边止水带夹具、初支刮板、二衬钢筋夹具等专用工具,确保二衬主筋间距合规率100%;创新采用翻转钢膜+可视化高分子堵头模板替代传统工艺,既提升中埋式止水带安装质量,又加快施工进度,以匠心筑造精品工程。

  二是科技赋能筑牢安全防线。引入隧道地表位移自动监测系统、风险自动预警系统,实时捕捉施工风险隐患,为隧道安全掘进保驾护航;在桥涵基坑设置“硬性围挡+红外感应声光警报器”双重防护,织密立体安全网;强化人员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前三季度开展安全检查18次,整改隐患56项,实现“零事故、零伤亡”目标,全力创建安全样板工程。

  同时,围绕路基、桥涵、隧道三大核心板块,科学规划施工组织、优化工序衔接与资源调配,确保各作业面高效推进、有序衔接。

  成本精算:全链管控  激活效益增长动能

  成本控制中心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控”成本管理体系,编制岗位成本管控责任清单,按月召开成本分析会8次,实现成本动态精准管控。创新推行“三方对账”机制,每半月联合项目部、现场负责人及劳务公司核算劳务成本,搭配“日清月结”制度,保障劳务管理合规无纠纷;严格执行“先签合同后进场”原则,完成劳务招标6次、服务采购23次,签订合同92份,回退率0%;依托集采平台开展竞价采购,实现材料采购透明化、降本化,筑牢效益防线。

  设材保障:精细管控  夯实施工支撑根基

  以“精细规范”为核心,完善设备材料管理体系,制定《材料管理制度》等3项办法,建立“计划申报—三级审核—集采竞价”全流程采购机制;提前储备50%设计量钢材,为水泥砂石构建多渠道供应网络,保障材料稳定供应。推行“多部门联合验收”机制,收方与盘库小组每月精准核账,建立电子+纸质双台账,实现不合格材料100%退场;落实设备月度检查与高效运维,规范特种设备租赁,为施工连续性提供坚实支撑。

  科技赋能:创新破局  攻克高原施工难题

  针对高原施工痛点堵点,聚焦技术创新赋能高效建设:隧道施工推行“双臂凿岩台车+拱架安装台车+仰拱栈桥”机械化集群作业,搭配移动式空压机降低能耗,实现钻孔精度与施工效率双提升,同时保障操作人员远离掌子面规避安全风险;桥梁工程创新采用“塑料薄膜+土工布+养生篷布”复合养生技术,结合数显温度计实时监控温湿度,成功破解甘南大温差导致的混凝土干裂难题,既降低人工成本,又显著提升墩柱施工质量。

  前三季度的砥砺攻坚,彰显了卓合高速参建人员的责任担当与实干精神。下一步,项目部将持续以创新为笔、以质量为墨,以奋进为姿,在高原之上续写“生态路、品质路、富民路”的建设华章,为区域交通发展与民生改善注入更强动能!(崔文坤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