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国字号非遗“凉州攻鼓子”校园再逢春

 2019/03/21/ 09:18 来源:兰州日报 首席记者李超

老师为学生手把手的教授技艺

传承人与同学面对面授艺

传承人授课

  推动“非遗”传承与保护应从孩子抓起

  “非遗”资源与学校体艺和美育教学的整合,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有别于国家课程创造性地开设好学校课程,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教师专业培训,用理论指导实践,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而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校外教育活动,也成为了对学生开展“非遗”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对农村普通初中来讲,由于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非遗”资源与学校体艺教学的整合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专家的指导将有力加强“非遗”资源的研究,便于学校探索与开创体艺教学的新局面。

  “‘凉州攻鼓子’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一种精神和境界的表现。”该校负责人表示:“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开展、传承、发展好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从‘攻鼓子’的文化软实力作用出发,利用本土的现有文化资源去教育学生,从学生的教育需求、社会需求、情感需求、道德需求等出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德育体美等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人走技失’。”杨门元感慨地说:“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能够让不同时代涌现出更多的‘传承人’。因此,学习了解传统历史文化,树立保护传承背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成为当务之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而且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培养‘非遗’传承与保护意识应从孩子们做起,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非遗创承人的责任。”

  兰州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文/图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