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拓宽产销路 山货不愁卖——看甘肃如何拉开架势构建产业扶贫体系之四

 2019/05/23/ 05:5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宋振峰 薛砚

  销售价格的攀升,激发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除了扩大规模外,还开始丰富品种。据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王刚介绍,2017年到2018年间,榆中当地荷兰豆的种植面积就从37万亩增长到92.2万亩。

  “荷兰豆售价较高,外地市场需求量也很大,但是一销不出去就烂了,农民都不敢多种。现在蔬菜保鲜有保障,订单也稳定,他们心里有底了,敢放手种这种更挣钱的蔬菜了。”王刚说道。

  显而易见,冷链物流的完善,保障了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提升了甘肃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助推了产业扶贫,带动了农民增收。

  截至2018年底,甘肃10个市州48个贫困县620个贫困村新建果蔬保鲜库701座,153个贫困村购置移动保鲜库158辆,新增储藏能力26.3万吨。

  “触网”生金 促进产销精准高效对接

  一座座田间地头新建的果蔬保鲜库,打破了农产品时间空间限制,从“卖一季”到“四季卖”;省级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的成立,打通了产销对接的“大动脉”。那么,怎样进一步畅通小生产与大市场相互连接的“毛细血管”呢?

  “互联网+”的春风,吹皱了甘肃电商扶贫的一池春水,让这一愿景变为现实。

  位于秦巴山区的陇南,是甘肃省乃至全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这里风景秀美、物产丰富,但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曾经大批的土特产烂在地里都没人要,形成了“富饶的贫困”。

  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搭乘互联网“快车”,如今,陇南市中药材、花椒、土蜂蜜、橄榄油等优质农产品飞出了大山,也带动着贫困群众、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实现产业发展的“逆袭”。陇南成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示范市”。

  以前坐等别人上门收,定价看天看市场。现在坐在家里,点点鼠标就能将枝头最新鲜的果实销往远方的市场,还能卖上好价钱……电子商务的魔力让当地农民大开眼界。

  今年31岁的宕昌县理川镇绿园村村民赵伟昌就是靠着网店脱了贫。2016年8月,他创办“陇味特产店”,销售当归、黄芪等道地中药材,最好时一个月接到800单,纯利润近4万元。

  在甘肃,电商已成为打通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渠道的重要手段。2018年,全省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特产品117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近300元,部分县区超过1000元。一些县区依靠电商的增收水平已经占到农民收入总额的四分之一。

  电商扶贫,必须打造网上销售主阵地。甘肃一方面“借船出海”,加大与淘宝、京东、苏宁等国内知名电商大平台合作,一方面培育壮大本地电商平台,努力“造船出海”。

  去年刚落成的宕昌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在陇南市羌源富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升级改造,现在成为汇集126款网货产品的电商体验馆。

  “我们建立了‘陇羌源’微商城作为示范大网店,吸纳其他电商创业者作为分销商,并与4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以示范大网店为轴心,以分销商、供货商为发射点,构建了‘一个轴心、N个发射点’的线上线下销售大矩阵,推动电商抱团发展。”电商体验馆负责人庞侠平介绍说。

  电子商务发展热潮,不仅激发了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也有效地倒逼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现在,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建成甘肃农产品销售大数据平台,实现对我省特色农产品的产地监管、仓储远程控制和流通跟踪。

  来到协会设立的农产品云大数据中心,我们眼前的大屏幕上,显示着产销对接实时信息。北京新发地等大型批发市场的各类农产品批发价格,在不断滚动更新。还有200多条来自协会会员单位发布的求购信息。

  通过为初级农产品采购商与提供者建立线上信息对接渠道,平台有效地促进了产销对接,为促进企业稳定增收、保障贫困户收益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不仅可以让农产品“适销对路”,平台借力大数据技术,使产销对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不,屏幕上正实时播放着景泰县华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大棚中西红柿的种植情况。

  “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保障农产品从种植、收获、加工、收储、发货等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全程监控,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精准对接、产销安全成为现实。”协会会长刘玉清说道。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