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走进中科院兰州分院】张怀刚:破译高原小麦育种密码

 2019/06/04/ 05:4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秦娜 通讯员 谷雪 马梦瑶 刘晓程 王晶

  3 扎根泥土,精心培育

  “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粒种子从早期培育到大面积应用推广,有时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张怀刚说。

  一粒种子,除了对产量有要求外,还有很多其他要求,比如抗倒伏、耐旱抗寒、抗病虫害、营养价值,以及品种适用性等。在张怀刚看来,育种的艺术性就在于要在这诸多的要求中,精挑细选、分析培育新的品种。

  张怀刚介绍,小麦株高不仅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也会影响小麦抗倒伏能力,以及对田间肥力的综合利用。他们曾在西宁附近的平安县试验一个品种,基本可以将株高控制在80厘米左右,“我们觉得这个品种很好,就拿到别的地方推广试种,结果一试就倒了”。仔细研究才发现,两块地的肥力有很大差别,新推广地块的肥力很足,以致麦苗疯长,随便就蹿到100多厘米了。

  “这就给我们提了个醒,种子的培育是一个综合系统,海拔、气候、土壤、株高、营养及抗病虫害等,需要综合观察、判断。”张怀刚说。为了开展综合研究,张怀刚在西宁及其周边地区建了很多实验点,有时还要长途跋涉到很远的地方进行样本采集。

  后来,随着担任的行政职务越来越多,张怀刚也越来越忙,但是育种始终是他放不下的事业。每年六、七月,种子快成熟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要去地里踏勘。“不管白天行政工作有多忙,下班后他都要赶到几十里外的试验田观察种苗,经常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张怀刚的学生刘宝龙回忆说,遇到周末,张怀刚就在实验站住上两天,直到把问题搞清楚了才返回。就这样,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张怀刚像养育孩子一样精心培育种子。

  有一年九月,张怀刚带着刘宝龙等人外出采样。他们从西宁出发,沿着青海湖到柴达木盆地,再绕道祁连、同德等地返回西宁,整个行程3000多公里。一路上,张怀刚既当司机又当老师,还要当“保姆”,每天开车几百公里,还为学生讲授知识、答疑解惑,学生的吃住用度也全都由他负责。“我们每天早上7点出发,下午6点以后才能回到驻地,晚饭后还要整理材料直到深夜一两点。”刘宝龙回忆,就这样连轴转了十多天,张怀刚对科研的认真态度和对大家的爱护令学生们深受感动。

  靠着“把育种当艺术”的精神,张怀刚把小种子做成了大学问。他先后发表论文110篇,参与编著6部著作,获得授权专利2项,制定标准4项;作为主要完成人,他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他主持或参与培育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多达12个,并在青海、新疆和甘肃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 探索创新,提高品质

  “育种,创造美好生活”,这是张怀刚的座右铭。

  张怀刚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首先要解决吃饭的问题,所以老一代育种人始终以增产为目标。”他心心念念的“高原338”之所以影响很大,就是因为它创下了全国亩产新纪录;他参与选育和推广的“高原602”,之所以能获得国家科技奖,也是因为它“增产显著”。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育种人渐渐发现,产量只是一个方面,品质越发成为更高的追求目标。

  在张怀刚看来,不断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实际需求,是育种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张怀刚举例说,北方人爱吃面,尤其爱吃拉条子,但是,拉条子对面筋的含量要求很高。早期一些小麦品种,尽管产量很高,但用它们加工制作的面粉不仅黏牙,而且没有筋道,不宜做拉条子。然而,他参与研制的“高原448”却在无意间突破了这个问题。最开始考虑到北方缺水,张怀刚和团队希望研发出节水的新品种,等他们培育出“高原448”后却发现,它的湿面筋含量高达32%,“面条评分”远远高于对照品种。“这就等于解决了老百姓对‘拉条子’的现实需求。”张怀刚笑着说。

  口感、筋道是一种需求,营养价值则是更高的生活需求,要满足这些更高的需求,育种人还得不断探索。

  刘宝龙的博士论文《小麦品种高原115紫色籽粒中花青素合成调控机理研究》就属于这一类创新研究。他介绍说,“高原115”是一个紫色籽粒状的新品小麦,这个品种含有人体所需的钾、钙、镁、锌、铁、硒等微量元素,同时富含别的小麦品种所没有的花青素,而后者具有极高的抗突变、抗氧化等营养价值。刘宝龙至今还记得张怀刚当时“劝”他做课题时说的话,“老百姓既要吃饱肚子,还要追求口感,但未来一定是追求营养价值,花青素有营养,我们应该好好研究。”

  如今,张怀刚团队不仅深入研究尖端的分子育种技术,破解小麦育种的一些基础难题;还拓展到三江源生态保护领域,研究青藏高原特有“青稞种”的生态价值,培育高产优质的饲用燕麦新品种,以及既能耐高寒、固水土,又能“食草两用”的“小黑麦”品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怀刚从一个普通农村娃,一步步成长为农业学科的带头人。回顾30多年的科研生涯,他用两句话总结:一句谈事业,“科研总归要立足于国家、地方和人民的需要”;一句谈自己,“一生与种子相伴,挺好”。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