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理论】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2019/09/17/ 05:0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石蓉蓉

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石蓉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了乡村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乡村振兴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融合发展的过程。”这是应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具体举措,更是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实在图景。可以说,推进和具体落实乡村振兴这一重要战略,是对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关系实现再平衡,对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律的把握实现再认知,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的结构性转换实现再呼应。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应当是一种既符合时代发展趋势、蕴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质,又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形态。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正视乡村文化发展的衰落,反思公共文化的萎缩,抓住公共文化建设的契机,重整乡村文化的秩序,以促进其繁荣发展。

  公共文化是一种具有社会公益性、价值导向性的文化形态,它以公共产品的物质形态为依托,蕴涵着一定的伦理规范和价值诉求。公共文化建设,既包含需求满足、权益保障的功能,也承载着价值认同和秩序规范的意义。在乡村文化生态、文化秩序失衡的情形下,需通过公共文化建设来实现对乡村文化发展的价值引导和秩序建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应以弘扬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公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根植性,重塑乡村社会的精神信仰和伦理规范,营建乡村社会团结奋进的文化氛围。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公共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文化秩序建构的正确方向,在弘扬主旋律、倡导公益性、传承民族性三重文化向度间达成平衡,引导公共文化实现“核心价值引领”和“公共需求导向”的功能定位,促进文化治理在适当的制度框架和行动路径上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动能。 唯有如此,乡村文化振兴才能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才能发挥它在文化秩序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家园建设中的应然作用。

  保障乡村群众的文化权益。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视野中,保证人民基本的文化权益是对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形象和民族传统继承和发展之所必需。当代世界,在公民的个体权益结构中,文化权益具有不可忽视的结构存在意义,因而也成为政府责任的重要方面。公共文化建设,不仅要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城乡的全覆盖,而且要致力于现代文化内容、方式与观念在城乡的全覆盖,以保证城乡文化发展的同步与共时,避免陷入文化发展上的“二元结构”,避免城乡居民在文化权利享有上的差别待遇。同时,要切实保障乡村群众平等享有文化权利和文化福利。新时代公共文化建设,应当以文化民生为重点,促进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公开、资源均等,尤其是要注重文化资源向乡村和基层的倾斜,提高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保障乡村群众平等享有文化权利和文化福利。

  塑造社会主义现代农民。人既是现代化的基本主体,也是其根本性推动力量。现代化建设的终极意义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此进程中,文化建设作为“化人”的社会事项,其任务就是构建现代国民精神和现代个体人格。基于此,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应以促进农民实现个体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参与性为目标,并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独立人格”和“公共精神”的新型农民。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公共文化因其合理性、务实性、公共性的内容和宗旨,不断推进着大众观念的完善与更新,提升大众的文化素养。通过多种文化服务形式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思想观念和实用技能水平。列宁曾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通过公共文化建设,可以培育和提升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与技能,使其作为“政治人”的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文化是“凝聚社会的黏合剂、调节社会的润滑剂”。文化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的是人对社会秩序的认同感。同时,文化生活也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有助于维系社会的规范体系,成为社会有机团结的基础。新时期,公共文化蕴涵着和谐社会的总体认知和核心理念,发挥着调适人们的心理,整合人们的精神,引导人们的思想的作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通过弘扬主旋律、倡导主导价值观、强调社会公平,注重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通过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使人们在自律和他律中提升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在一定意义上,农民群众能否公平地享有文化资源与权利,既是农村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标尺,也是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优化农村社会的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是一种历史过程的动态积淀”,它以隐性的系统而存在。时代的变迁使社会文化生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发展,但文化发展的过度商业化正在解构农民内在的价值准则,封建迷信和腐朽堕落、拜金主义乘机“兴风作浪”,农村原有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公共文化日趋衰弱被边缘化。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就是要净化农村的文化生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乡村文化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事实上,公共文化生活为农民提供了交流的“公共场域”,文明健康的公共文化生活有助于逐步孕育农民的公共责任意识。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要重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建农村社会的公共生活空间,塑造农民的新集体主义观念,“遏止人与人之间的‘功利化’‘原子化’和‘疏离化’的膨胀之势”。乡村文化在发展取向上,应坚持教育性与娱乐性、主导性与草根性的结合,致力于将健康向上的社会价值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入基层,使群众接受社会公德和乡土文化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在我国当下所处的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各方力量的博弈、角力与碰撞时有发生,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过程中,基层公益性文化机构及活动能力的缺位,使一些低俗、落后的文化现象沉渣泛起,婚嫁丧葬中铺张浪费、坊间娱乐中赌博盛行、商业演出中庸俗泛起,甚至一些“三俗”倾向的文化形式受到热捧,降低了艺术品位,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旨相悖。当此之时,若不发挥公共文化体系的功能,让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乡村振兴就可能陷入困境。公共文化建设作为政府主导的文化事业,承担着培育人文精神与主流意识的功能。在意识形态的意义截面,公共文化的宗旨就是传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确立主导文化对大众文化生活和文化发展趋向必要的引领和规约,以确保农村的文化建设走上正轨。

  建设民族的共同文化家园。在深层意义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项制度设计,承担着“构建民族精神文化家园、绵延中华民族文化血脉”这一神圣而深远的文化使命。当今世界,现代化进程更体现为全球化浪潮,体现为伴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文化多样性的侵蚀。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民族传统文化中精髓内容的延续性,是中国文化现代化至关重要的命题。在当今世界范围的文化较量和软实力缔造中,如果不能自觉抵制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不能唤起国人对历史记忆的承续以及对未来梦想的瞻望,文化建设就可能沦落为百姓日用的感官体现而难以发掘其中的深层意义。在这个意义上,通过公共文化建设,发掘并创造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并为世人所景仰的文化事项,建设民族文化精神结构和文化根性谱系,是公共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目标。这一实践取向,将加深民众对民族文化谱系和精神内涵的认知和情感,从而产生更高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内在地绵延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重建起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品格,使我们这个时代不致为平庸的文化形式所淹没。

  (作者系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副教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