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媒体八省区采访报道⑦】“乌金之城”转型记

 2019/11/20/ 05:0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金鑫 范海瑞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媒体八省区采访报道⑦】

“乌金之城”转型记

  在乌海湖和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有近百种10万余只候鸟栖息、繁衍。 (资料图)(乌海市委宣传部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 范海瑞

  总有一颗明珠在黄河畔闪亮

  沙漠绿洲无限风光

  总有无数乌金在高原上蕴藏

  塞外煤城富饶兴旺

  ……

  一首《水墨乌海》,不仅唱出了乌海的形,也唱出了对乌海的情。

  沙漠绿洲?塞外煤城?……这究竟是黄河岸边的怎样一座城市?带着诸多疑问,11月12日,甘肃日报社、甘肃新媒体集团“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沿黄跨省采访团从兰州出发,一路向北,追寻这座“乌金之城”。

  地处乌兰布和、库布齐两大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汇处的乌海,因煤而兴,是黄河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站。

  作为一座西部干旱缺水地区的资源型城市,乌海市年降水量160毫米,但蒸发量却高达3200多毫米。狂风席卷、沙丘汹涌、寸草难觅、飞鸟无踪,便是乌海之前的真实写照。

  在这里,水资源的宝贵,不言自明;在这里,人们对绿色的向往,不言而喻。

  多年来,奔流不息的母亲河滋养着乌海人民。多年来,乌海人民在治沙节水保护母亲河、高质量发展有效利用母亲河等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这里有“绿进沙退”的奇迹

  乌兰布和沙漠每年都向乌海移动,狂风席卷起漫天风沙,10米之内不见人。每遇大风,沙尘弥漫,滚滚流沙从白独贵湾越过甘德尔山,长驱直入鄂尔多斯高原。

  在乌海,阻挡风沙侵袭的前沿要地,正在甘德尔山脚下的白独贵湾。

  从乌海市区出发,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便到甘德尔山脚下。山顶,成吉思汗巨型雕像巍然矗立、遥望乌海;山下,成片的树木花草虽已失去夏天的郁郁葱葱,但依然生机盎然,与蔚蓝的天空、巍峨的山体、宽广的黄河融为一体。

  据乌海市治沙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绿化工程是乌海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之一,设计治理面积2万亩,于2005年8月启动,一期、二期治理工程已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建设完成。目前,景区绿化工程已基本结束,造林总面积近9000亩。

  “最大的亮点在于,这一片林是利用了简易植被毯实现的绿化。用这一技术,可以每平方米比普通植被毯节约3/4费用,成本每平方米只需7元。”该负责人表示。

  从过去的黄沙漫漫,到现在的满目青翠;从过去种植沙枣树、刺槐等几种树,到现在种植樟子松、云杉、桧柏等几十个树种;从过去的“沙进人退”到现在的“绿进沙退”……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的绿化进程,正是乌海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集中写照。

  “在乌海,种活一棵树不容易,最大的难题就是水。”乌海市水务局副局长郑永军告诉记者。

  为科学用水,确保树木成活,从2009年开始乌海全面铺设节水灌溉系统,坚持水利设施建设到哪,植树造林推进到哪。

  “无论是山上还是路旁,公园还是广场,碗口粗的树根部都有滴管。”郑永军说,“我们还引进反冲洗过滤技术和设备,通过二级提水,利用黄河水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成果咋样?一组数据足以证明:据多年测定,滴灌造林年均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0%和80%以上,与漫灌相比每亩林地一次灌水量由60吨降至12吨,节约用水80%。

  三分造林,七分管护。

  为确保造林的成活率和保有率,乌海坚持造林与养护并举,严格落实管护承包责任制,明确养护管理标准,切实保障养护资金投入,确保责任到人、标准严明、奖罚分明。

  同时,确立了“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城乡居民自发地参与绿化行动。

  “十二五”期间,乌海用于造林绿化的资金达40多亿元,年均投入绿化资金近10亿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12%。

  1976年建市初期,乌海森林覆盖率仅为0.38%,如今已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9.9平方米,并取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等骄人的“绿色成绩”,为我国干旱荒漠地区的防沙治沙提供了成功示范。

  在乌海采访期间,采访团切身感受到了满城盈绿、万顷碧波、沙水共生的绝色美景,真正感受到了当地人民治沙植绿的艰辛和收获后的自豪。

[1]  [2]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