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通讯员 李多进
“五一”假期,嘉峪关市峪泉镇黄草营村“爱民大棚”里,西红柿、西葫芦、小吊瓜等果蔬长势喜人,吸引不少市民前来采摘。
“去年10月份我承包的四座大棚,前期做了土壤改良,11月开始移苗栽植。现在第一批种植的果蔬已经成熟,全都是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承包户李继成笑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座大棚每年可以种两茬,每茬收入近两万元,除去前期投入、租金和各种成本,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据了解,李继成承包的这四座钢架结构温室大棚由驻嘉68207部队组织援建,建成后交由黄草营村委会管理,所得收益20%用于大棚的维护和再投入,其余80%用于补贴黄草营村和断山口村8户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家庭。因而,这些大棚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爱民大棚”。
“爱民大棚”。
市民采摘新鲜果蔬。
“前期想的是让低收入家庭种植,但是低收入家庭的村民有些因病丧失劳动能力,有些体力、精力跟不上,所以温室大棚建成后,我们决定由种植户来种植,村委会统一管理、收取租金,把收回的租金再补贴给低收入家庭,用于他们的家庭日常开支。”黄草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丽英说,这样就起到了长期帮扶的效果。
据介绍,大棚在建设初期,黄草营村委会就充分进行了规划论证,不但通了水和电,而且对种植园区的道路进行了硬化。同时,大棚内采用先进的温控设施和滴灌技术,也使蔬菜品质得到有效保障。
“可以说,‘爱民大棚’不但让低收入家庭收入有了保障,也让黄草营村的帮扶之路更可持续,更是黄草营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王丽英表示,黄草营村将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春风,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4月28日静宁县甘沟镇上岔村:扶贫车间“编织”致富梦
- 2020年04月24日镇原:黄花菜开出“致富花”
- 2020年04月20日【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临夏县:创业贷款贷出农民致富新天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