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生态发展促增收 项目建设助脱贫——秦安县凤山景区万亩生态森林公园建设纪实

 2020/07/02/ 15:59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 刘晓亚

生态发展促增收 项目建设助脱贫

——秦安县凤山景区万亩生态森林公园建设纪实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刘晓亚

  素有“娲皇故里”美誉的秦安县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在城市的西边,横亘着一座磅礴古老的山——凤山。

  近年来,秦安县委、县政府按照“生态助推扶贫、打造宜居宜游”城市理念,积极实施凤山景区延伸段绿化工程,着力打造凤山万亩生态森林公园,在“高”“荒”“动”“变”四字上下功夫,对凤山景区进行了集生态、文化、旅游、增收、创业深度融合的规划设计,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凤山景区万亩生态森林公园已初具规模。

  瞄准“高”字搞建设

  凤山景区万亩生态森林公园工程2017年启动以来,秦安县委、县政府用“大景区”标准高起点定位,用“大旅游”思路高标准实施,用“大扶贫”手笔高效率推进。

  目前,凤山森林公园建设区域已扩展至兴国镇北大、映南、茂林、凤山、蔚林、腰崖、康坡和刘坪镇秦洼、彭洼的2镇9村,区域面积达1.1万亩,累计栽植绿化苗木39种200万株。其中2017年前一期工程从泰山庙古建筑群开始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及绿化2500亩,2017年春季完成二期扩展绿化面积2500亩;2018年春季完成三期扩展绿化面积2000亩,2018年秋季完成四期扩展绿化面积3000亩;2019年春季完成栽植补植各类绿化苗木18.5万余株,完成总投资1330.49万元的凤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工程量的90%,新建游客接待中心1座、公共厕所3座,铺设场地透水砖3521.58平方米,停车场植草砖铺设750平方米,混凝土硬化16000平方米,景观步道7460平方米,步道仿木栏杆4542.8平方米,排水明渠5647.98米,已实现凤山泰山庙古建筑群、刘坪“中国最美田园”、腊家城古镇的大贯通。

  围绕“荒”字做文章

  近年来,凤山万亩生态森林公园建设区域内撂荒地达90%以上,秦安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二轮退耕还林政策机遇,以荒坡、荒沟、撂荒地绿化为重点,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力求达到山峁沟壑生态化、园区道路通畅化、设施建设配套化。通过近三年的连续建设,曾经被撂荒多年的1万多亩“死地”变成了绿水青山,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年前,秦安县对凤山景区周边凤山、蔚林、腰崖等村三荒地进行开发利用,配套建设了水、路以及景观工程,还为群众创建了就近就地务工、增加收入、技能培训、借力发展、就业创业平台,走出了一条生态扶贫新路子,凤山生态森林公园已成为集生态、文化、旅游、增收、创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突出“动”字抓落实

  为保障凤山万亩生态森林公园建设,秦安县成立了四大组织一把手任组长、一室(县委督查室)两镇(兴国镇、刘坪镇)三部门(林业、水务、交通)为主要成员的领导小组,通过行政推动、镇村互动、部门联动、全民发动“四动措施”,高效率推进凤山万亩生态森林公园建设。

  目前,由县林业局调运的苗木达35种120万株;两镇苗木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县水务局承担的一期上水工程完成永久性蓄水池建设9座,铺设供水管网36千米,水域景观5处;县交通局承担的公园道路建设完成新开道路14公里,硬化4.5米宽道路12.67公里,参与精细化管护的部门、学校、企事业单位达117家。

  紧盯“变”字促发展

  通过凤山景区万亩生态森林公园建设,群众的认识变了、村情民风变了、生态环境变了,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在务工增加收入的同时,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变成了“田秀才”;在工程队务工的周边群众掌握了多种建筑技能,在长期实践中变成了“土专家”。

  凤山景区万亩生态森林公园建设不仅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还激发了群众干事创业劲头。

  曾经的荒坡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不仅景区建成了、生态变好了,还为重点覆盖区的2个镇9个村2580户1.1万余人提供了学习技能、增加收入、创业就业、激发动力的平台,真正走出了一条生态扶贫新路子,有效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