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温暖的回响 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
山村绽放新希望
——布楞沟村铆足干劲蹚出脱贫新路纪实
布楞沟村新貌。 孟 捷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邱暄美 王朝霞 王睿君 杨唯伟
夏日的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阳光灿烂,天蓝山绿,小山村的景致历历可见。
站在南山“喜鹊梁”上俯瞰,山下一条东连兰州、西达县城的二级公路穿沟越谷。路南边,村委会、村小学、幼儿园依次排开,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路北边,精致的小广场、扶贫车间整整齐齐;北山平台上,红墙灰瓦的崭新民居绿树掩映,不远处一片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闪着蓝光。通村公路蜿蜒如龙,连起新农村。田垄林地生机盎然,鸟儿飞舞在绿树枝头、农家屋檐……
2013年2月3日,7年前一个特别温暖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布楞沟村,看望干部群众,访贫问苦。这是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春节慰问,为布楞沟乃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
布楞沟,这个因干旱缺水和交通闭塞而陷入沉睡的贫困山村,苏醒过来,自此蝶变。7年多的脱贫攻坚战,让这片土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小山村的华丽转身
沿着平整宽敞的水泥路,我们走进布楞沟新农村。村口的标牌上醒目镶嵌着“中国梦——永远跟党走”几个大字,粉红的墙上绘有乡村风景、村规民约、宣传标语。往里走,一排排民居整齐划一,屋舍俨然、崭新亮堂。
绿荫匝地,几只散养鸡在树下悠闲散步,一只奶羊在吃草。新农村前的绿树长廊下面,折红二级公路穿过。
几位工人正在长廊边上修整护坡。“我们要把这里修成石头护坡,再安装上结实牢靠的护栏,就更安全了。”工人们边干边说。
走进新农村马麦志的家里,硬化平整的水泥地,五间宽敞的砖瓦房,四间新修的西偏房,客房也装修一新。
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射进来。马麦志头顶墙上挂着一幅12寸的大照片,照片上是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坐在马麦志旧屋里的炕沿上与马麦志一家人亲切交谈时的情景。
照片上,旧屋里狭窄的空间、斑驳的炉筒、木框糊着白纸的窗户、起皮的泥墙……与眼前的新居大相径庭。马麦志的旧屋已改建成的村史馆,还保留着几间土坯房。
以前,布楞沟村八成以上群众都住着低矮破旧的土坯危房。在国家易地搬迁政策支持下,削山填沟,平整造地,北山坡上整理出一块2万多平方米的平地,修建起新农村。原来分散在“三道梁两条沟”山旮旯里的5个社56户村民,都搬迁到这里。
近年来,县里从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入手,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家家户户都建了冬夏两季使用的旱厕、水厕两个卫生厕所,专门配套了排污管道与化粪池设施,污粪循环利用到农田林地。每户门前都有垃圾桶、后院都有垃圾箱。
县里设置了公益性岗位,马麦志与其他两人清扫村道及村里卫生。“打扫卫生每月收入500元,每年6000元。过去是土埋脚面的白土路,如今是水泥硬化路,平整干净,就及时清扫一下枯枝落叶和垃圾。”马麦志说。
整个村子焕然一新,不仅满足了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催发了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农业等新产业。如今布楞沟又吸引了回迁村民6户,达到62户。
现年37岁的马超,一家人曾因布楞沟村贫穷搬迁到达板镇拱北滩村。“我16岁就到外面闯,扛过砖、跑过车、做过贩运。”如今他一家又迁回布楞沟,并于去年10月投资20万元兴建了亚星农家院,发展起农家乐。
在装修一新的农家院里,马超拧开院中间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啦啦”地流出来。他接了壶水,放在插电座上,不一会儿水就“咕嘟咕嘟”烧开了,他热情地为给我们泡茶添水。
“放在以前,我们这里来客人,宁给一个馍不给一碗水。更别说开办农家乐了。”马超说,以前看到天上飘过一片云,赶紧把塑料铺在院子里,幸运的话,天上下雨,雨水流入水窖;冬天没雨,从洮河里砸些冰块,拉回来放入水窖里,融化后饮用。
国家在布楞沟实施的饮水工程,埋设自来水管网15公里,建成蓄水池7座,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村民院落,布楞沟人告别了困于水的日子。
“水引来了,路也修通了。”马超的弟弟马军感慨,马军帮哥哥发展农家乐,经常到达板镇购买各类物品,“现在路修好了,大车、小车都能开到家门口,骑摩托车去达板镇只需要15分钟,开小车上兰州也特别方便。”
今年1月,从临夏市折桥乡到临洮县红旗镇的折红二级公路通车,直接从布楞沟村穿过,打通了布楞沟西去省城兰州与东到东乡县城的“动脉”,再加上通村22公里的水泥路,解决了整个布楞沟流域6个乡镇、20多个村、2万多名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沿着四通八达的公路,村民们梦想中的新生活图景在路上延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7月09日临泽 “小家禽”带动“大脱贫”
- 2020年07月09日庆阳市西峰区 生猪全产业链助脱贫
- 2020年07月09日西和:脱贫路上的“金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