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 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走进皋兰什川镇接官亭村
走进位于皋兰县东南部的什川镇接官亭村,天蓝地绿,一群一群的山羊在陡坡上或吃草或奔跑,与干净整洁的村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在田间地头放羊的魏永军是接官亭村养殖大户,他家就是靠养山羊走上了致富路。“去年羊价涨了,一只羊能卖1000元。我卖了80只羊和4头驴,再加上卖羊毛,去年收入15万元。”魏永军说,随着镇政府集资修建新农村,特别是全省精准扶贫的开展,蜗居在大山中的60多户人家,终于搬下山住进了新居,走上发展壮大山羊养殖业、做大乡村旅游致富的路子,告别了靠天吃饭的苦日子。
搬出大山入住新村
“以前,村里有自行车的人家,那都是大户。而今,好多农户家有小汽车,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魏永军说,提起新村就不得不说说老村。接官亭老村距什川镇约25公里,村庄位于山旁沟底,一条数十里的砂沟是村子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且已被洪水严重冲蚀,不足3米宽的道路只能勉强通过三轮车和马车,人们生活的物资全靠畜力运输,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不仅如此,由于山大沟深路途遥远,村民用电一直都得不到解决,教学条件和医疗条件也较差,就连年轻人的嫁娶也很困难。几个村民告诉记者,若不是7年前的易地搬迁,苦日子不知道啥时候才是头。
60多户村民易地搬迁安置后,住上了新房,只能说是暂时离开了穷窝,但并不能实现真正地脱贫。为让村民们彻底走上致富路,村上按照精准扶贫脱贫政策,鼓励村民在山坡地栽种桃树,在水地里种植甜瓜和蔬菜。同时,县镇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支柱产业,各帮扶单位因地制宜,扶持村上大力发展养殖和旅游,逐步实现整村靠产业脱贫。
接官亭村党总支书记魏润郡告诉记者,实施精准扶贫脱贫以来,为了扶持和发展壮大养殖业,接官亭村为多户村民贴息贷款5万元,2017年全村实现人均纯收入11280元。截至目前,全村养殖山羊6000多只,还有约2000余只绵羊和鸡。今后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放养山羊达到1万只,散养鸡达到1万只以上。同时,该村制定未来发展计划,将于明年建成山羊肉加工销售产业园,并于今年建成现代农业体验观光基地、知青岁月体验旅游基地、美丽乡村民俗文化体验游基地、古村落旅游基地等,通过养殖和旅游让农民富起来。
产业扶持整村脱贫
环视接官亭新村,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青砖、红瓦屋檐的十多排新房,小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描金画彩的六角亭站在中央,平坦的水泥路通向村外、路旁的树木正吐着绿色……魏连国介绍说,接官亭新村目前所在地,以前曾经是废料堆弃场。直到2009年至2011年6月,镇政府实施接官亭村整村搬迁,在砂坡坪小峡旁划出25亩土地,整合筹集资金规划建设新农村,并配套建设村委会和卫生所、人畜用水和农电主线路架设、村道硬化等各类公共设施,实现整村搬迁后才变了样。
据魏润郡介绍,2017年,村里投资959万元,实施进村项目7个,重点项目有:投资63万元,维修接官亭老村庄沙砾道路8.7公里;投资130万元,破碎、清运原破损路面1400平方米,硬化上河坪桥头至什川水利村庄道路5600平方米;投资35万元,新修过水路面12处;投资130万元,实施山羊肉加工销售产业园建设项目,现工程主体已完工,项目预计11月底建成。投资521万元,硬化新村与旧村道路10公里。这些项目的实施,大力改善了全村基础设施水平,提升生活生产条件,美化人居环境,为村集体经济壮大、产业发展、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官亭新村是皋兰县异地搬迁示范村,新村于2011年底规划建成并实现搬迁入住,距什川镇3公里。旧村与新村相距18公里,与榆中县梁坪乡相接。村域面积150平方公里。新村是居住区,旧村现为产业区。全村户籍人口66户224人,以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现有山羊9000只,年出栏3000只,2019年全村养殖业、劳务输出业两项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90%。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14156元,同比增长10.06%,全村实现了脱贫。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桑杰才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6月03日兰州动物园易地搬迁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 2020年05月19日住进新家过上舒心日子——合作市易地搬迁与产业发展并举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