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里的“托牛所”
新华社记者 崔翰超 马希平
天刚刚破晓,41岁的朱海萍就来到窑洞前。随着她的一声声呼唤,原本住人的窑洞里“哞”地应了一声,走出一头小牛犊。
“这20孔养牛的窑洞都是我的‘托牛所’。”朱海萍每天起床的头等大事,就是来“托牛所”查看130多头牛的健康状况。
“所长”朱海萍家住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2016年靠着养羊脱贫之后,她打算尝试养牛。2017年,崇信县政府积极推广养殖当地特有的平凉红牛,并引导将废弃不用的窑洞发展为养牛设施。胆大心细的朱海萍便决定办起窑洞“托牛所”。
起初“托牛所”只有10头牛。朱海萍从来没有放牛的经历,虽然感觉自己胆子大,但真站在牛那庞大的身躯旁还是害怕。牛也“怕生”,一见她靠近便开始叫唤,眼里充满警惕。
为了致富,朱海萍只能硬着头皮走马上任。刚开始喂牛的时候,朱海萍只敢隔着一米远添加饲料。和牛逐渐熟悉了之后,她总算是有了“所长”的样子。
克服了恐惧心理,朱海萍还要解决饲料的问题。一头牛一天要吃30多斤饲料。经过当地政府培训指导后,她在家里种了8亩玉米和苜蓿,通过科学配比,让牛吃得放心。为了节约成本,朱海萍和丈夫还时常去路边割草,给牛换换口味。
牛在“托牛所”不仅要吃得好,还要过得开心。一孔窑洞里,仅住着5到8头牛,不仅遮风挡雨,还住得宽敞。每孔窑洞外还有“专属操场”,其中有能帮牛挠痒、按摩的牛体刷,也有一年四季提供饮水的恒温水槽。
朱海萍是有名的“宠牛达人”,把牛群照顾得妥妥帖帖:母牛不产奶了,她专门买来奶牛当牛犊的“奶妈”;大牛怕热、小牛怕冷,她就区别对待;牛流鼻涕、拉肚子、胃口不好或者叫个不停,她就知道牛可能生病了,便会立刻送往“病号”区,找兽医来治病。
晴天晒太阳,雨天进窑洞,吃喝不愁,栅栏外的喇叭播放着动听的音乐,每天还有专人打扫卫生。牛就在这里享受“牛生”。
朱海萍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她的悉心照顾之下,牛群的规模不断扩大,育肥周期也不断缩短。经过7个月左右的时间,一头育肥的牛便可以收入1万元左右。2019年,朱海萍靠着“托牛所”收入约10万元。
“窑洞养牛不仅将废弃的窑洞利用起来,盘活了闲置资源,同时窑洞里冬暖夏凉,能提供良好的养牛条件,牛群的发病率大幅下降,确保了牛的存活率。”锦屏镇副镇长文涛介绍,经过测算,新建一座3至5头规模的牛舍需要4万元左右,而改造窑洞仅需1万元。
目前,崇信县已建成窑洞养牛示范带3个,共有窑洞821孔,养殖平凉红牛3430头。
2019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朱海萍通过平头沟红牛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相关企业签署合约,又引进64头基础母牛,5头牛犊。如今,随着“托牛所”规模不断扩大,“所长”朱海萍需要从外购买饲料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还雇用了2名员工帮助她进行管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6月23日宁县金村乡兰庄村兰双勤:养牛致富劲头足
- 2020年06月04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镇原县武沟乡张岘村脱贫示范户袁科:脱贫不掉队 养牛奔小康
- 2020年06月03日牛产业带动崇信群众富起来
- 2020年05月31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消费扶贫促销售 产业扶贫助养牛——酒钢集团帮扶古浪县黑松驿镇脱贫攻坚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