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下足“绣花”功夫 决胜脱贫攻坚——正宁县实施扶贫政策精准“滴灌”战略扫描

 2020/07/20/ 15:56 来源:陇东报 记者 路世玲

下足“绣花”功夫 决胜脱贫攻坚

——正宁县实施扶贫政策精准“滴灌”战略扫描

  陇东报记者 路世玲

  每日甘肃网7月20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  今年80岁的勾焕能老人是正宁县榆林子镇党家村村民,在她的记忆中,祖祖辈辈的生活就没有离开过窑洞。“那会儿一到下雨天就害怕得睡不着觉,总担心窑塌了,种地要从山腰下到沟底,来回走几里路。”对勾焕能来说,有一天能住上青砖红瓦房遥不可及。

  然而,如今发生的一切让老人不禁感叹:“我等上好社会了。”

  2018年,村里新建了公租房,搬入新居的勾焕能,再也不会因为这些事忧心。考虑到老人家中劳动力少,种地奔波辛苦,安置老人住进公租房时,村上将离她家田地最近的一间分给了她,“出门就能种地,房子啥都不缺,活了这么久,总算是享受上好日子了。”勾焕能感到很满足。

  和过去的苦日子告别,迎接现在的美好生活,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好日子就像歌里唱的一样: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正宁县,位于子午岭西麓,素有“陇上林海”“高原氧吧”美誉,虽然自然环境优越,但作为全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其“摘帽”工作却漫长而艰难。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正宁县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拿出“绣花”功夫,做到精准“滴灌”,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8年10月,正宁县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成为庆阳市率先摘帽的贫困县。截至2019年底,累计减贫9480户37933人,全县下剩贫困人口199户75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35%。2020年,正宁县审时度势,创新发展思路,全面启动实施“六个突破提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揭开了全面小康收官、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大幕。

  打通迈向幸福的“最后一公里”

  受沟壑纵横、川塬交错等自然条件制约,正宁县公路路况差、等级低,路网起点低,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群众“出行难”成为发展的一大“拦路虎”。

  对此,今年57岁的山河镇李家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蔺汉从深有感触。之前,李家川村仅有一条羊肠小道,全村出出进进别无他选,生产生活用品全靠肩挑背扛马来驮。“路不通,条件差,别村的适龄姑娘都躲着,村里的男青年娶媳妇很难。”蔺汉从说。

  不甘贫困就有希望。2015年5月,一条全长27.69公里的新修公路直接通到正宁县城;2016年,李家村主干道接通;2017年在天津市北辰区对口帮扶下,户户通道路硬化打通了群众迈向幸福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全村293户家家都置办了电动车、摩托车,全村有90多辆小轿车,到县城也就10多分钟。”蔺汉从说,通往外界的道路通了,群众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村里的适婚男青年都能娶到媳妇,群众的致富意识也提升了。

  李家川村有了“致富路”,宫河镇长口子村也架起了“幸福桥”。宫河镇长口子村东坡组被一条小河隔开,以前全组群众过着卷裤腿过河、蹚泥巴下地的日子。2019年,当地政府与天津市北辰区协调,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漫水桥,结束了群众“蹚水过河”的历史。

  据了解,脱贫攻坚以来,正宁县着力打通出境路、断头路,连接乡村路,修建林区路、旅游路、产业路、群众安置路,四年累计新修农村公路713公里,其中,2019年新修村组道路18条34.5公里,打通了制约贫困乡村发展和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通组连户水泥路通达率达到55%。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五顷塬回族乡地处子午岭林区,梁、峁、沟、岔兼有,可谓“山高不长粮、沟深不聚水、种田难捉苗”,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增收更难。

  今年67岁的龙咀子村村民马平益患有眼疾,之前一直住在大山沟的窑洞里,交通不便,吃水困难,种植的14亩玉米也是常年薄收。“那时候就想着得过且过算了。”马平益说,但政府没有放弃他,2007年的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工程,让他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木结构新居,用上了自来水,家门口就是宽阔平整的柏油路……

  贾萍原本住在榆林子镇党家村川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直挣扎在贫困边缘。川区没有学校,孩子上学也不方便,每天贾萍都要花很多时间去接送孩子,遇到雨雪天,就更费劲了。2015年,得益于党家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贾萍家搬到了塬上,出门是油路,自来水通到了院子,学校就在家对面。“搬家前和搬家后简直就是大变样。”贾萍说。

  搬迁改善生存环境,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才是目的。正宁县根据搬迁群众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鼓励其发展产业。马平益和贾萍,就在政府的帮助下,利用闲置窑洞、老屋发展养羊产业,走上致富路。

  今年,马平益家的黑山羊存栏65只,已属于当地的养羊大户。“今年我和老伴种了19亩玉米,还享受了1万元的养羊补贴,每年黑山羊产羔10余只,再加上入股分红,算下来一年的纯收入差不多有5万元。”马平益说,只要肯奋斗就会有幸福。

  据了解,正宁县把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的民生工程,由政府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按照“财政配套+金融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资金整合+农户自筹”模式,统筹推进农村危窑(房)改造、易地搬迁、乡村公租房等工程,2013年以来,全县共建成集中安置点41个,搬迁安置群众1137户4650人。

  产业支撑 脱贫增收不再愁

  盛夏时节,走进三嘉乡关川村,十里荷花湾、瀑布、空中浮桥、水车等景点让人心旷神怡。殊不知,之前这里只是一个鲜有人问津的小山村,村民范周民就是见证者。多年前,他家一直靠天吃饭,广种薄收,收入单一,日子艰辛。农闲时虽想就近务工,但找不到门路,家里还有4个上学的孩子,最困难的时候,范周民家连买盐的钱都没有。

  近几年,当地政府依托支党河流域自然景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几年时间,沿川村貌大变样,乡村旅游初现规模,范周民的好日子也来了。

  如今范周民的4个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有了稳定工作,家里负担轻了很多。

  山河镇李家川村也积极探索新的产业发展道路。7月10日,走进67岁老人权进财家的院子,满院的玫瑰、月季香气扑鼻而来,权进财和老伴杨燕娥在院子一角的地里除草。

  说起以前的日子,权进财这样概括:“有走的心无留的心。”4孔破窑洞、14亩薄地、出门土路,收入微薄,生计难维。如今,老两口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出门就是油路,儿女都有了稳定的工作。今年,老两口拿出4亩庄前地,种植了玫瑰、月季、玉兰、蔷薇、鲁冰花等花卉。“玫瑰、月季有1500株,玉兰200株,村上帮扶干部帮我联系了县上的鲜花采购商,销路不愁。”权进财说,此外,他入股正宁县保兴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分红831元;农闲时,他还在正宁县陇上兴养牛合作社务工,每天能收入150元。

  除了发展新兴产业,正宁县还积极培育壮大生猪和养牛龙头企业,以“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群众增收。今年6月,正宁县东方希望集团100万头生猪现代养殖全产业链项目、20万头早胜牛产业基地暨两万头肉牛产业园项目成功落地,养殖成为全县巩固脱贫成果的又一主导产业。

  截至2019年底,全县96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能力、有意愿发展产业的,均有苹果、草畜、瓜菜、中药材、烤烟中的一项或几项增收产业,产业收入占到了贫困户家庭收入的60%以上。

  东西部扶贫协作拓宽致富路

  地处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的天津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位于黄土高原的正宁县,农业大县。两个相隔千山万水的地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已“硕果累累”。

  7月9日,走进三嘉乡刘家川村的天津市北辰区对口帮扶正宁县2020年扶贫林建设项目,放眼望去,油松、国槐、香花槐、刺槐等已有1米多高,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生态护林员高关宁忙着给树窝松土,“平时主要负责苗木管护,活不累。”高关宁说,每天务工可以收入100元。

  据了解,该项目规划造林1200亩,使用天津市北辰区对口帮扶资金368.75万元,采取育林坑和育林带相结合的方式,所栽苗木优先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调购,有效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卖苗难的问题。

  今年56岁的高俊峰,是三嘉乡刘家川村的贫困户,他培育的6亩中槐已有9个年头,年年都在找买家,就是没有销路。“我心里焦急啊,眼睁睁看着好苗子就要砸在手里了。”今年开春,扶贫林项目建设解决了他的难题,“9年多了都没有卖出去,今年一次性就卖了4000棵苗木,总共收入7.2万元。”高俊峰说。

  种树是基础,管护是关键。三嘉乡将生态护林岗位全部投向贫困户。56岁的刘宝民就是其中的一员,自从成为生态护林员后,他不仅改变了生活现状,思想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他告诉记者,在家门口一年就能有8000元的收入,他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据悉,自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天津市北辰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才支援、劳务协作等方面给予正宁县全方位的帮扶和支持,2019年北辰区向正宁县投入帮扶资金3250.62万元,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饮水、住房和出行难题,助推正宁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整县脱贫步伐。

  如今,自来水管接到了家里,年轻人返乡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正宁县人民正昂首阔步奔向自己的幸福生活。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