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乡村蝶变绘新景 甘肃新媒体集团“全媒体行动”走进临潭活动见闻

 2020/07/24/ 21:24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 徐锦涛

(位于冶力关景区的天池冶海风光旖旎迷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冶力关大景区内的花海里花团锦簇、游人如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锦涛

  近日,记者跟随甘肃新媒体集团“全媒体行动”采访组来到甘南州临潭县,在冶力关探访全域旅游无垃圾“环境革命”、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文旅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

  漫步在临潭县冶力关,绿水青山与特色村落相映成辉,俨然一幅赏心悦目的水彩画。近年来,甘南州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以冶力关为代表的一批美丽乡村,正在实现着村美、民富、村韵足的华丽蝶变

  村庄美

  青砖黛瓦的庭院整洁干净,柴禾堆放整齐,门庭花草锦绣。在冶力关镇池沟村,一个个农家小院整洁而美丽。

  (在冶力关镇池沟村,道路干净整洁,特色农家小院恬静雅致。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以前我们村子可不是这个样,垃圾随风刮,污水靠蒸发,游客来了根本留不住。”今年64岁的王万寿是池沟村的村民,现在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他告诉记者,自己经营餐饮住宿多年,年均收入从最开始的一两万元,到现在的10多万元,这一改变与州上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息息相关。“村子里干净了、环境变美了,游客来了也能住得下来。”王万寿说。

  王万寿所说的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甘南州近年来创新实施的两大工程。

  2015年以来,甘南州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视线内见不到垃圾为标准,建立倒逼机制,突出城市、乡村、景区三个重点,向各类影响城乡环境的“顽症”和“陋习”宣战,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目标。与此同时,甘南州启动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进行农户住房风貌改造及标准化公厕、巷道硬化及排水、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项目。池沟村的变迁,只是这两大生态工程的缩影。

  村民富

  “家里的房子入股到了旅游公司,收入了一万元;再加上20亩地里种的柴胡、当归,去年总收入近五万元了。”曾经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庙花山村村民陈喜祥兴奋地给记者算着“脱贫账”。

  (易地搬迁从山上下来的陈喜祥和妻子站在新家门前,向记者介绍如今的好日子,喜笑颜开。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陈喜祥的妻子承包了庙花山的一处停车场,实现了家门口上班的梦想。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