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走进兰州新区】山川作“画” 点绿成“金”——探寻兰州新区逆势崛起之路系列报道之四

 2020/09/25/ 04:0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王光庆 邱暄美 白德斌 刘健 尤婷婷

【走进兰州新区】山川作“画” 点绿成“金”

——探寻兰州新区逆势崛起之路系列报道之四

兰州新区甘肃省体育馆周边环境宜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光庆 邱暄美 白德斌 刘 健 尤婷婷

  一抹绚丽的朝阳跃上地平线,开启了兰州新区新的一天。

  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旁的“临港花海”,金色阳光洒在面积达65.5万平方米的紫色花海上,与波光粼粼的人工湖面、正在腾空的客机,共同构成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

  “简直太美了,我要发到朋友圈。”距离登机还有两个小时,兰州市民徐忻和朋友拿着手机在花海前边欣赏边拍照,将美丽定格在画面上。

  “以前我怎么没有注意到,机场旁还有这么漂亮的地方?”她心存疑惑。

  其实,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狼藉:临搭乱建、杂草丛生。

  为优化生态环境,扮靓省城第一门,2019年,兰州新区启动机场周边生态修复工程,仅仅几个月后,一个盛开着马鞭草的城市生态新景观便在这里诞生。

  “临港花海”只是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注脚。越是深入这片开发的热土,越能感受到浓浓的绿色“底”色。

  筑起“绿色巢”,才能引来“金凤凰”

  不创造一个绿色宜居的环境,有谁会在这里常住?

  兰州新区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这里沟壑纵横、梁峁交错,曾是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没有绿色优美的生态环境,再好的招商引资政策也很难吸引投资者的到来。”兰州新区主要负责同志说。

  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以来,兰州新区上下久久为功,将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基石,持续深入开展生态绿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走在贯穿兰州新区核心区的黄河大道上,道路中间及两侧的绿化带绿意融融,几年前栽种的小树苗已长成碗口粗细,枝条迎风摇曳。正值金秋,成行的山楂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山楂果,带来收获的信息。

  “但凡建成的道路,都同步完成了生态绿化。”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局长张爱明介绍说。

  在兰州新区进行城市生态绿化,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真不容易。这一点,张爱明深有体会。

  原生土壤都是高度的盐碱地,树木很难成活,必须进行土壤改良;冬季气温低,幼苗极易被冻死、冻伤,需要做好保温措施……

  8年的不断探索与尝试,让兰州新区的生态建设者积累了丰富的绿化经验。

  “我们制定了相关生态绿化建设技术指导,建立了包括桃树、梨树等上百种植物在内的适地树种库,苗木成活率得以大幅提高。”张爱明说。

  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兰州新区追求的不仅是简单的绿起来,而是以“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标准施工”为原则,“一路一景”“一湖一景”,在中心城区大力发展园林景观和水系景观集群。

  “亭外杨柳日日新,池鸭逆行破余冰;莫谈秦川且萧瑟,已添鹤鸣四五声”。今年春天,在兰州新区工作多年的刘振亚在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即兴创作了这样一首小诗。

  位于兰州新区核心区的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原本是一在长期水文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内陆盐沼地。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以前,这里垃圾随处可见,功能严重退化。

  为了给城市保留一片难得的“绿肺”,兰州新区对这片区域进行了规划设计,将人工湖泊与湿地水系相连,这里的面貌彻底改观。每年秋冬季节,都有大批的候鸟迁徙路过,记录到的各类动物已经达百余种。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了42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5.6%,公园绿化面积391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6平方米,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

  建起“绿色墙”,才能守护“金果实”

  站在横贯秦王川盆地东西的引大入秦工程东一干渠畔,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柳树、云杉、刺槐、杨树、樟子松等林木的防护林尽收眼底。

  这是一条宽400米,长17.6公里,林木达到数百万株的林带。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以来,已经在西北区域建成了两条这样的绿色“长城”。

  走进距离东一干渠几公里开外的秦川镇石门沟村,经过生态修复,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崛起了成片的果树。不远处,就是新建成的总库容达1354万立方米的石门沟水库。

  “以前,这里风沙大,又缺水,种不活一棵树……”回忆起石门沟村曾经的生态环境,村民感慨万千。

  “不仅要让城市区域绿色,更要改善整体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绿色发展。”兰州新区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一场更为宏大的国土绿化行动正在这片开发的热土上演。

  兰州新区在全省率先推出的黄土山丘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新模式,将生态绿化扩展至兰州新区全域。

  “不仅是简单的挖坑种树,而是对生态功能脆弱的黄土丘壑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复,解决原本不能蓄水保墒的问题,让雨水渗入土壤,减灾趋利,创新林田湖草发展模式。”张爱明说。

  驱车行驶在水秦快速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树繁花、遍地秀色……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这里,那就是绿色。

  按照向东向南与兰州市区相向发展的思路,兰州新区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重点生态修复区域全面纳入兰州、白银区域国土空间框架,合理布局、科学划定了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来到位于兰州新区东南部的现代农业公园项目建设现场,曾经连片的荒坡山丘已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

  “原来这里的山头都是光秃秃的,是风沙的策源地,水土流失严重。”兰州新区农投集团总经理焦堂国说,通过生态修复,制约生态绿化的结构性因素得到了破除。

  持续添绿不仅改善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也坚定了人们对这座新城的信心。

  “到处都是绿色,明显感觉到雨水多了,环境非常好,以后哪都不去了,就把兰州新区当家了。”从建设之初就来到兰州新区创业的紫金实业集团副总裁汤建国说。

  打造“绿色业”,才能迈上“金光道”

  绿色带来希望,绿色产生效益。

  这几年,在绿起来的兰州新区,现代农业正在蓬勃发展。

  万亩特色林果、万亩花卉、万亩中药材、万亩特色农作物……一个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在兰州新区快速落地。

  “基地全面建成后,将具备年生产1亿枝鲜花的能力,让兰州新区成为西北重要的鲜花生产区。”在兰州新区农投集团打造的鲜花生产基地,焦堂国信心十足地说。

  信心缘于高端的技术。

  在这个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群构成的鲜花种植基地里,引进了第四代荷兰鲜花栽培技术,光照、湿度、水肥……所有生产要素全部实现了智能化。

  “目前已经培育了20多个品种的玫瑰,另外还有非洲菊、蝴蝶兰、长寿花等品种。”焦堂国说,与昆明国际花拍中心合作成立的兰州新区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西北分中心很快也将投运,预计可实现鲜切花年交易量3.5亿枝,年利润可达1000万元以上,对推动我省乃至西北地区花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走进兰州新区水培叶菜大棚生产基地,映入眼帘的是生长在水中的上海青、生菜、苦苣等各类叶菜。

  “普通大田一年只能种植一到两茬,而水培蔬菜却能一月一茬,生长快、含水量高、口感鲜嫩,是蔬菜培育的新方向。”兰州新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柴宗越说。

  “温湿光养可调控、化肥农药零施用、无毒防控病虫害、优质高产低能耗”,自从水培叶菜基地建成,这里便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成为名副其实的示范区。

  在兰州新区秦川园区,中天羊业、天欣养殖、天兆猪业、正农科技、宏鑫永泰分别投资的5个现代养殖项目正在段家川种养循环园内加速建设,部分已开始引种投产。

  “现有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出栏猪110万头、年出栏育肥羊50万只、加工分割肉羊100万只、年产有机肥2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秦川园区部门负责人李彬说。

  “现代农业+现代养殖”,一条集饲草种植、饲料加工、规模养殖、屠宰深加工、有机肥加工、冷链物流和肉食品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链愈发清晰。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