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记者随笔】用心倾听 拉近距离

 2020/09/25/ 04:5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杨唯伟

【记者随笔】用心倾听 拉近距离

  杨唯伟

  和大多数90后一样,我出生在衣食无忧的环境里,对于贫困并没有深刻的感受。直到进入报社工作,承担了脱贫攻坚的采访工作,长期以来自己与贫困的距离,才在一次次采访中被打破。

  对贫困的深刻印象,始于当初去榆中采访。那次从兰州出发,三四十分钟就到了县城,但从县城继续前行,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位于榆中北山片区的韦营乡李家坪村。

  连绵的大山,贫瘠的土地,村民家中破旧的家具、裂缝的墙面……映入眼帘的贫困状况,是我之前坐在办公室里,仅凭阅读材料中“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的表述,所想象不出来的。

  后来,随着深入全省各地贫困乡村采访,我对于贫困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且在不断熟悉脱贫政策、深入了解扶贫工作的同时,我目睹了脱贫攻坚给陇原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真切感受到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喜悦。

  曾经“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村庄,许多已变成了“美丽乡村”;因为没有增收渠道而聊以度日的贫困户,现在有不少已成为村里的种养大户;7年前没有一株金银花的通渭县,如今种植规模达到7万亩,金银花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我有幸见证和记录了这场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实践,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锤炼着自己的业务能力。

  怎么样尽快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这是我深入贫困乡村采访时,曾经困惑了较长时间的一个难题。因为接触到的采访对象,大多都是贫困农民,只会说当地方言,而我的普通话采访,不免有一种距离感,让他们难以敞开心扉。“一问一答”的采访过程,自然难以挖到鲜活素材。后来,我想到一个办法,试着用自己的家乡话和村民交谈。虽然“十里八乡不同音”,但对方大致也能听懂,且不同方言的交流,竟然也有莫名的亲近感。

  记得有一次采访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我打电话给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村党支部书记彭明海,向他询问有关情况。双方说着各自的家乡话,聊几句就打开了话匣子。

  “乡亲们有没有期盼着赶紧通水?”我问道。

  “有!都盼着呢!像村里张其的父亲,一直盼着水来,可惜没等到。临终前给儿子留了话,通水了一定要到坟上给他上一碗。”

  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因此而不断拉近。它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

  打破距离,用心倾听。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在增强“四力”中不断提高业务本领,练就一身好把式、真功夫,采写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更好地反映陇原人民的奋斗实践。(作者系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