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检查情”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柳娜
访民情,问民苦。
沐浴着脱贫攻坚政策的春风,平凉检察机关乘风破浪,倾注扶贫路上的检察情。
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在哪里,法治保障、法律监督的脚步就会跟到哪里;老百姓致贫的原因在哪里,找准穷根、拔掉穷帽的决心就在哪里。
为民服务、不改本色。为了保障百姓权益,为了脱贫治愚,为了凝聚脱贫合力,为了带动贫困户主动谋划脱贫,平凉检察机关干警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穿梭在乡间田地里,在日月星辰里,在街头小巷里,访民情,问民苦,解民忧,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誓言。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中,努力走出了一条法治扶贫、人本扶贫、惠民扶贫的“突围”之路。
法治扶贫,贡献“检察智慧”
在平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一班人”看来,检察人员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勇于担当、加压驱动。全市检察机关灵活运用批捕起诉、立案监督、检察建议、刑事和解、司法救助等方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为实现“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的目标贡献“检察智慧”。
检察系统人员在办理张某、魏某、冯某三起交通肇事案件中,发现三人均属于农村困难群众,他们迅速抽调专人分赴其所在乡村进行调查摸底。经核实,三人家庭的确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缺少主要劳动力。由于交通肇事案件中的赔偿金均未全额赔偿到位,三人因看病治疗负债累累,生活更加困难。在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后,检察系统及时衔接地方党委和政府财政部门,通过绿色通道,为他们争取到司法救助金2.6万元。
主动延伸检察服务职能,多渠道寻找线索,将符合司法救助的情形最大限度纳入到救助视野中来,早已成为平凉检察机关的“惯常”做法。
静宁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张某某国家司法救助案时,考虑到申请人因原案造成较深的心理创伤,情绪不稳定,县检察院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心理疏导,并及时向当地政法委申请救助金1万元,缓解了申请人的经济压力。为解决他的生活困难,还走访当地扶贫、民政等部门,为他家协调解决一类低保和残疾人补贴。与当地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沟通联系,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和扶贫补贴,尽力帮助申请人家庭走出艰难困境、重塑生活信心。
针对近年来大量“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农村地区刑事案件被害人,检察机关将司法救助的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户被害人倾斜,一经发现即迅速启动救助程序,办理涉扶贫司法救助案件40件,发放司法救助金112.4万元,做到了“应救尽救”。
人本扶贫,助力农民工讨薪维权
农民工群体对平凉的经济腾飞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凝聚工人力量,需要满足他们的基础物质,保障他们的权益,给予其基本的尊重,才能够帮助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检察机关开展侵害农民工权益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将“治欠保支”作为促进贫困农民工增收脱贫的有力抓手,主动加强与人社、信访等部门衔接,摸排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酬类案件线索71条,依法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7件8人,支持农民工起诉案件6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欠薪问题96件,发放薪资3700余万元。
2018年,灵台县龙翻头村李永宏、李广军等9名务工人员在北京市平谷区务工,老板跑路,九人讨薪无果返乡。灵台县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迅速收集相关证据,帮助他们在北京市平谷区法院起诉。2019年北京市平谷区法院依法判决老板支付9人务工工资88300元。判决生效后,驻村工作队整理法律文书、委托手续等资料,指派专人赴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协调工资拖欠判决书执行立案,并与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检察院相关人员建立了该案的联动监督执行机制。目前,该案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
平凉检察机关注重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服务保障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严厉打击农村地区“村霸”、恶势力犯罪,2018年以来依法批捕涉扶贫领域黑恶势力犯罪嫌疑人71人、起诉225人。对近五年审查起诉的各类涉“三农”刑事犯罪案件进行“回头看”,核查办理农村地区职务犯罪线索104条,查办职务犯罪47人,形成了有效震慑。
恵民扶贫,连心连情促脱贫
“要带着感情去扶贫,一颗心真不真,办的事实不实,群众一眼就能看出来,走进群众才会赢得真情!“这是平凉检察机关每一位扶贫干部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伏案阅卷,他们是维护国家民主法治,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官;田间地头,他们是与平凉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连心连情促脱贫的扶贫干部。
“没有检察机关的帮扶,就没有我们村群众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是帮扶点贫困户一句再也简单不过的话,近年来,平凉检察机关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通过检察干警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引导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等多种方式,帮助扶贫包抓村庄的贫困户努力实现脱贫。
静宁县新店乡杏湾村受冰雹灾害后,市院党组及时派员查看灾情,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帮扶资金4万元,联系农林果业专家有针对性地指导购置农药、器械,组织全村178户开展生产自救,协调投入帮扶资金14.4万元,为两村购置了洋芋籽种、优质果苗、有机肥、种子等急用物资。
2018年7月,静宁县人民检察院驻任刘村帮扶队员在实地帮扶走访中发现,下头组、河湾组两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各有一名精神智力残障病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多年来一直没有能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也没有办理残疾人证,没能享受到残疾人相关国家优惠政策和补贴,生活非常困难。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驻村帮扶队长、村第一书记张团军及两名帮扶队员、村医等立即将两名残障贫困群众专车接送到县人民医院进行了全面仔细的检查诊断,购买了治疗药品,根据诊断情况到县残联进行了鉴定,帮助他申请了残疾人证。
庄浪朱店镇大曹村远离庄浪县城和朱店镇中心区,交通不便,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条件十分有限,没有像样的广场和活动设施,群众娱乐活动主要是打扑克、看电视,十分单调。村委会向庄浪县检察院作了反映,该院协调帮扶资金5万元,建成了大曹村文化广场,安装了篮球架,配套健身器材8套,栽植各类风景树1000株,安装太阳能路灯4座,群众的文体生活真正“亮”了起来、“动”了起来。
检察机关还争取项目资金,为孙湾、段岔两村购置安装路灯60盏,复修孙湾村产业砂化路5公里,新建农村图书室、超市两处。协调落实抗灾资金9.5万元,帮助两村178户开展了生产自救,有效防止了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像这样一帧帧的暖人画面,在平凉检察机关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比比皆是。
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更是贫困群众长期稳定脱贫的保证。平凉检察机关在近年来的脱贫攻坚中,努力引导贫困人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度,全方位为贫困农业人口谋求出路,增加收入。按照“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思路,平凉检察机关争取筹措产业帮扶资金43.5万元,帮助杏湾、孙湾两村建成标准化苹果园2800亩,发展大型养殖户3户,建成“杏湾村蜂情园”蜜蜂养殖扶贫车间1处,年均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0多人,夯实了贫困群众增收基础。
为帮助帮扶点农民进行土特产销售,市人民检察院联系甘肃西物优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在杏湾村搭建了乡村集市直播间,以视频展示和直播带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全过程宣传推介本地农特产品。平台开通仅半个月,就吸引粉丝1.9万人,网上订单130份,销售额突破3万元。
冬去春来,寒暑几更,五载帮扶,情深意浓。帮扶村一改昔日贫困落后的面貌,舒展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画卷。
相关新闻
- 2020年09月03日兰州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冷冻冷藏食品专项检查
- 2020年09月03日兰州市市场监管局对兰海商贸城、瑞德摩尔等市场进行集中检查
- 2020年09月02日遥感监测+布点检查 兰州加大机动车尾气超标防治力度
- 2020年09月01日兰州市开展医疗器械大检查 严查违法违规行为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