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产业兴 钱袋鼓 人欢笑——庆阳市西峰区打好产业“组合拳”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2020/10/09/ 10:00 来源:陇东报 记者 盘小美 通讯员 马志尧

  庆阳鑫福源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采摘万寿菊。 陇东报记者 盘小美 摄

  精准施策

  培育发展“五小”产业

  秋日午后,来到彭原镇李家寺村一户农家院落,耳边传来阵阵鸡鸣,循声走进养殖场,48岁的党建林正俯身给鸡群添食加水,大大小小的肉鸡簇拥在他身边争相啄食。

  党建林过去常年在建筑行业务工。2017年,他因患病不能干重活,加上花费巨额医疗费,一家四口的生活陷入困境,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2018年,党建林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购买500只鸡苗,养殖4个月后出栏,收入了1000多元。试养成功后,他逐渐扩大养殖规模,从500只到1000只,再到1500只,去年出栏3批肉鸡,纯收入2万多元。今年党建林利用5万元扶贫贷款,把养鸡规模扩大到2000只,预计纯收入达到四五万元。

  脱贫攻坚,关键在于增强贫困群众的持续增收能力。为帮助贫困户“换穷业、拔穷根”,西峰区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按照“项目到户、扶持到人,一村多样、一户一项目”的要求,根据贫困村的资源禀赋和贫困户的自身条件,因户因人施策,采取差异化扶持政策,支持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利用房前屋后、前庭后院、空闲场地,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短平快”增收小产业,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不断增强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为增强贫困户发展“五小”产业的积极性,西峰区将发展“五小”产业纳入“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资金扶持;培育“五小”产业乡土能人、经营大户,发挥其示范带动和榜样引领作用;围绕生产、加工、贮藏、运销等关键环节,从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提供系列化服务,健全完善乡村电商服务平台,组织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解决好信息不灵、渠道不畅、缺技术等问题,不断提升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能力和水平,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有了这些扶贫政策,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发展产业走上致富路:董志镇寺里田村的郭军明,从2015年起利用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养殖湖羊、藏羊等,年纯收入达到四五万元;肖金镇漳水村的赵金宁引进种兔,发展特色养殖业,目前肉兔存栏2000多只;彭原镇李家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何天池,种植香蕉梨、苹果,每年实现增收4万多元……

  据了解,2013年以来,全区共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230户21020人,目前已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十三五”以来,60%以上的贫困户通过产业脱贫,产业脱贫人口占到贫困人口的65%以上。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