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底色绘就绿色文章
——我市“十三五”时期生态建设综述
平凉日报记者 刘英娜
“一路走来,看到平凉的山脉披上了绿装,河流变得清洁,河两岸绿树成荫,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这和我以前的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今年9月,参加“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的中国青年网记者王文坛,时隔十三年再次来到平凉,看到眼前焕然一新的景象,颇有感触。
这变化,有目共睹;这美好,来之不易。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污染防治攻坚重点领域,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打硬仗、打持久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9月,我市被原国家环保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污染治理强力推进
黑河是崇信境内长度及流域面积第二大河,曾因沿河煤矿企业粗放经营,生产废水直排,煤灰煤尘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等原因,导致河床变黑,水质受到污染。
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代价太过沉重,而当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则需要背水一战的决心及壮士断腕的勇气。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役的推进,黑河沿河排放不达标的小煤矿和洗煤厂被强制关停,留下的8户煤炭生产涉水工业企业,均建成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站,安装了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全部实现达标排放。黑河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河道周边生态逐步恢复,水质连续5年稳定达到国家Ⅲ类标准。
生态保护是甘肃省两大底线性任务之一,必须紧抓不放、久久为功推进。
市委市政府树牢生态立市、生态强市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统筹谋划,全盘考量,系统推进。2017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先后19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22次专题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规定,修订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将生态文明指标权重提高到了20%,取消了灵台、崇信、庄浪、静宁4县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同时,对生态环境政策落实不力、监管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2017年以来全市共追责57起159人次。
9月底,位于泾川县城关镇新沟村的泾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基本完成,占地52亩的氧化塘看起来颇为壮观。未来,这里将会栽种上芦苇、香蒲、水葱、菹草等水生植物,建成人工湿地,从上游污水处理厂排出的处理废水经氧化塘湿地二次处理后,再排进河道,确保流入泾河的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Ⅳ类标准。
概算投资40010万元的泾河、葫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后,将建成中心城区1条中水回用管网,七县区污水处理厂下游8处人工湿地,成为集水体治理、生态修复、水质监测为一体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对改善泾河水质、修复泾河流域生态、保障地表水质环境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之年,看看全市交出的答卷:截至2020年8月底,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7天,优良率97.1%。泾河、汭河、达溪河、葫芦河水质综合评价达到Ⅲ类标准,全市15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和5个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呵护青山尽享红利
“当上生态护林员,在家门口上班,每年还有8000元工资,到哪去找这样的好事?”挎着水壶,拎着干粮,灵台县龙门乡英武村建档立卡户郑志福又开始了一天的巡山护林工作。郑志福老两口年纪大了,家里没有劳力,除了种些玉米,没有什么收入,是英武村目前唯一的未脱贫户,这让他时常感觉抬不起头来。
可自从当了护林员,郑志福感觉腰板都直了,山还是那座山,树还是那些树,可每天穿行在林子里,他感觉充满了力量。“当护林员的工资,再加上各类惠民资金,我今年一定能脱贫。”
这不仅是郑志福的脱贫信心,更是市委市政府的脱贫决心。自2016年开始,我市分别在崆峒、泾川、灵台、庄浪、静宁5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项目,全市7873人成为生态护林员,受益人口逐年增加。“一人护林,全家脱贫”,实现了生态脱贫与资源管护双赢,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成效显著。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泾川县城关镇凤凰村山清水秀,景色优美,有传承千年的凤凰山七月七日庙会习俗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然而,受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底子薄弱等因素影响,2016年之前,还是个“山梁梁上跑断腿,山沟沟里甩汗水”的贫困村。
变思想,选路子,凤凰村抓住了农村“三变”改革的机遇,利用生态条件好、距离县城近、文化遗迹多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建起了花卉园、游乐园、动物园、乡土树种植物园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
绿水青山的好家底变成了金山银山的好收益,全村群众家家都入股到旅游公司,户户都能从中分红。昔日的穷山村借着生态扶贫的东风,摇身一变,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市样本,成了省委书记连线、央视点赞、全国观众都能看见的热门打卡地,凤凰村也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首批国家森林乡村等称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17年以来,我市共完成造林202万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村屯林木绿化率达到31.5%,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5个百分点,达到33.62%,获甘肃省唯一“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我市不断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林下养殖,山野养蜂,种植生态林,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吃上了“生态饭”,分享到更多生态红利。
跨越转型持续发力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我市集中推出了祝家国·双节祈福大道之旅、缅英雄·不忘初心红色之旅、喜团圆·欢乐老家田园之旅、赏明月·古今同辉夜游之旅、享金秋·五彩关山登高之旅等5条特色主题旅游线路,40多个文化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假日文化旅游市场需求,8天累计接待游客117.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5.5亿元。特殊情况下,这是个不错的成绩。
文化旅游和绿色煤电、绿色循环农业、装备制造、中医中药、现代商贸物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数据信息,是我市确定的十大生态产业,并为此配套出台了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促进招商引资、强化人才保障等若干政策措施,基本建立了“1+1+10+X”生态产业框架体系。
针对“牛、果、菜”等传统绿色产业,我市全力实施了“牛扩量、果转型、菜提质”工程,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省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认证绿色食品72个,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2.9%,特色产业和服务业成为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最有力的“推进器”。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
煤电产业是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市立足陇东国家级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延伸煤电产业链条,大力推进煤电化冶一体化发展。目前,产业发展长期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邵寨煤矿复工建设,五举煤矿已经核准,黄庄煤矿联合试运转,建成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20万吨聚丙烯项目正在建设,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42.3%,极大提升了产业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我市针对短板弱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重点打造经济新引擎和新动能,推进智能终端光电、新能源汽车配件、医疗器械等新型绿色产业在平凉落地。9月28日,市人民政府与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联想开天科技有限公司在兰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平凉工业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转型发展,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化工体系再添新动力。
绿色,正成为平凉高质量发展的动人色彩。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过往可鉴,未来可期,我们相信,平凉将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相关新闻
- 2020年10月12日科学利用 变废为宝——宁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见闻
- 2020年10月09日大河奔流擘画绿色发展新画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调研记
- 2020年09月28日兰州新区打出“生态产业”牌——山包绿了,钱包鼓了
- 2020年09月23日一碗生态饭 富了全村人——兰山上村民的幸福生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