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短板
安居乐业忙致富
西和县马元镇马元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开启移民新生活。西和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前住在山里,出行靠骡子,一走一整天。”西和县蒿林乡大唐村村民李汉文说,“如今,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坐车不到半小时就能到洛峪镇。水电路都通了,去年还把很多危旧房子都拆了,村里面貌彻底变了,越来越干净漂亮,咱住着舒心。”
在青山绿水间建起美丽乡村。近年来,西和县全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切实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住房安全,彻底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紧盯“两通”目标,对384个村的农村公路通畅及村组道路建设全面查漏补缺。
宽阔的水泥路连社接户,即使下雨天也能保证村民出行不受阻,同时实现了水、电、网全面覆盖。
为了让群众住得安心,西和县按照“摸清底数、专业鉴定、建立台账、稳步推进”的办法,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拉网式”动态监测和改造,查找解决“不漏户”“不准确”“不到位”“不保险”的问题,扎实开展新增危房、改造和鉴定质量“三个回头看”,加快残疾人无障碍改造跟进不够及时等问题清零,健全实时动态发现清零机制,确保住房安全保障无盲区死角。
同时,西和县还扎实开展“拆违治乱”、拆后治理和复垦植绿,因地制宜种花种草,加快实施庭院硬化、生产用房和厕所改造等项目,统筹推进非贫困村小巷道硬化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礼县龙林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礼县乃至陇南规模最大的安置区之一。该项目用一年半时间,让龙林镇2992人告别了荒凉的大山,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
“从山上搬到坝里生活很方便,再也不会担心看病上学的问题了。”龙林镇潘坪村村民何羊拜告诉记者,新建成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搬迁群众就医难、吃水难、上学难、出行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居住条件。
礼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采取集中安置、插花安置、货币化安置等多种方式,分类施策,不断完善搬迁群众后续脱贫措施。
“十三五”期间,礼县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470户665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54户6129人,现已全部搬迁入住。各安置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均已建成投入使用。
为了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礼县在安置点建成幼儿园5所、便民服务中心4处、扶贫车间7个,设立公益性岗位360个,有1人及以上就业家庭1246户,实现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家庭户均1人以上稳定就业。
东乡县是“三区三州”和六盘山片区连片特困县,也是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和8个未摘帽贫困县之一。十年九旱,年降水量不足年蒸发量的一半。水,成了东乡县沟沟壑壑里最紧缺的东西。
搬下山、住新房、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这些曾经多少次在梦中出现的生活,如今在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成为现实。
秋日时分,在布楞沟村的亚星农家院里,村民马超正在院中间的水龙头前洗菜。“有了水,就有了希望。”马超说,脱贫攻坚让布楞沟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前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自己就在家里办起了农家乐。
东乡县海拔高,山大沟深,饮水管线长,群众居住分散,一直以来,工程管线输水压力大、供水末端喝不上水等问题比较突出。
“我们这里自来水通了好几年了。”东乡县龙泉镇荒山村村民马宝山说,“现在,县里重新埋了防冻水管,大冬天家里也有自来水!”
为了彻底摸清饮水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症结问题,临夏州与东乡县组建调查工作小组,在全县24个乡镇开展饮水安全现状摸排调查工作,以入户设施、村级管网、支干管、供水主管为倒序的方式推进,逐一详查未通水原因,摸清“末梢神经”问题。
今年,东乡县对所有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全覆盖摸底排查,逐户补标提标。改造管道、维修水池、修建集中供水点,全面改进和提升农村供水管网,选聘村级水管员充实基层管护队伍,多措并举确保农村供水安全稳定畅通。
如今,全县供水管网覆盖了县域内的所有行政村,自来水达标率100%,自来水覆盖率达97%,38万人的饮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实现了“户户都能喝上自来水”的目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10月16日山丹做实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 2020年10月16日群情振奋唱大河 陇原四野亦酣歌——甘肃陇翠文化传媒公司以“河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 2020年10月14日企业有担当 脱贫添动力——广河县新善友医疗器械公司助力脱贫攻坚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