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用“艺术的力量”实现“梦想的渴望” 甘肃省歌剧院扎根基层力推“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2020/11/12/ 10:12 来源:兰州日报 首席记者 李超

用“艺术的力量”实现“梦想的渴望”

省歌剧院扎根基层力推“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张文娟给学员教授舞蹈技巧 图由省歌剧院提供

  每日甘肃网11月12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近日,作为甘肃省歌剧院为“三区人才”计划开展辅导培训抽调的最后一批优秀业务骨干,该院艺委会主任陈源一行7人风尘仆仆地从甘南州合作市、夏河县返回了工作岗位。至此,该院持续7年坚持不懈扎根基层实施“三区人才”计划的工作也正式收尾,期间近3000人次的培训扶助带着品质优良的艺术力量一次次深入乡间地头,用满怀诚意的关怀帮助基层文艺工作者实现了对幸福、美好、快乐等诸多梦想的渴望,为实现“三区”文化真正脱贫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为实现“三区”脱贫贡献力量

  从2013年开始,国家正式实施了“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从文化人力资源方面对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进行支持扶助。为了结合当地需求开展对口支援,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项意义重大的文化项目,省歌剧院 7年如一日无论寒暑秋冬,先后为“三区”人才计划派出声乐、器乐、舞蹈、舞美、主持等相关各种专业类艺术人才近3000人次,充分发挥出了省直专业艺术院团的带动作用。

  此外,7年中,省歌剧院的专业人员还以地方重大文化活动或文艺项目为节点,不定时地为基层开展了诸多灵活的短期项目支援,为基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是一项文化惠民工程,也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是繁荣基层文化的重大举措。”省歌剧院副院长董青表示:“因此,我们始终力求真正把‘三区’人才这项惠民扶贫工作做深做实,为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实现‘三区’文化真正脱贫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雪中开课学员热情高涨

  自11月2日开始,陈源一行7人走进甘南州合作市、夏河县为“三区人才”计划开展为期一周的辅导培训。这也是7年来的最后一期培训,所以他们格外地重视,早早就制定了符合各自实际情况的工作计划。

  此次服务工作对象分别为甘南州夏河县民族歌舞团和甘南州格桑花文化艺术团,而两地的课程也是在大雪纷飞的九色甘南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参加培训的基层文艺工作者更是热情高涨,用最饱满的热情努力地汲取着这带着温度的文艺养分。

  甘南州相比兰州气温要低7到8摄氏度,每天早上8点半陈源都会准时赶到排练厅开始一天的工作。期间,因为参加培训的人员都觉得机会十分难得,因此一个个都尽可能保持着“早到迟走”的优良作风,不想浪费培训中度过的每一秒时间。

  陈源告诉记者:“他们的学习热情是我最大的工作动力,我希望尽可能把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感受分享给他们。”

  灵活变通满足基层文化需求

  “实际上,我们与每一个帮扶单位建立的都是长达数年的相互配合关系。”陈源说:“比如临夏州60周年的大庆,我们就在‘三区’人才计划中做了很多工作,好几位舞蹈编导都是受命出发,全力投入到当地的庆祝活动中进行技术、人员的深入支持。因为,在具体工作开展实施中,我们还是进行了相应的变通,在保证不违规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去满足基层的文化需求。”

  “其实一开始,很多工作开展的也是十分困难。”原来,陈源是从2014年就开始负责并参与省歌剧院“三区”人才计划工作的开展,回想起7年前情景他也是感慨万千:“第一次计划培训对象为30人,到了现场发现招募来的文化志愿者只有4个人,这种情况也是令人非常尴尬。但是,工作必须要到位,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切实理解‘三区’人才计划的真正意义。因此,我们又通过基层有关部门组织了各乡镇文化馆、文化站的成员参与培训,极大地拓展了扶助工作辐射的范围和效果。”

  工作实施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精细

  7年来,省歌剧院每年都会派出3到5批人员下到基层开展培训,所有的经费也都一分一厘地落到了实处。每次短则三四天,长则七八天。除了这些常规培训外,还有很多随时启动的专项扶助,其中的一些时长甚至达到了20多天。

  “总的来说,从2014年到今天,我们在‘三区’人才计划中开展的工作也是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精细,无论是标准和效果都是在不断提升。”陈源由衷地表示:“每年我们这个团队都会为基层投入300到500个课时进行培训,如果哪一次的培训时间比较长、内容比较丰富,我们还会组织相应的汇报活动。其规模大小不一,最大的一次文艺汇演整整持续了7天。”

  “按照原文化部的安排,这项工作到2020年就结束了,我们也将根据省文旅厅的安排在年内进行结项。”董青表示:“但是,针对这方面的工作不会结束,从2021年开始应该还将会有一个和‘三区’人才计划相类似的新计划,并以这些年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完善这些年所暴露出的问题,重新以一个新的名称和方式进行主导继续开展实施。”

  冯必波:让学员从零基础到独当一面

  在夏河县有一个新落成的剧场,里面购置了专业灯光音响设备,而剧场的工作人员因缺乏专业知识面对这些设备却是颇为无奈。因此,省歌剧院灯光设计师冯必波此行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让这套设备在基层人员的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我是第四次被抽调参与‘三区’人才计划,但是每一次依旧会有新的体会和感受。”冯必波告诉记者:“这一次,我面对的两位学员杨涛、杨华实际上都是非专业人才,是之前从舞蹈演员转行的,基本上都是零基础,对相关专业理论完全不懂。在他们手中,这套专业设备发挥出的作用差不多仅有5%。”

  他说:“培训结束后,他们已经成为了在绝大多数演出活动中可以独当一面的准专业人才,对自己今后的工作也增添了无比的信心,展露出那种对未来的无限渴望令我感动不已。”

  杨哲:帮助基层文艺工作者摆脱专业桎梏

  交谈中记者发现,这几位参与“三区”人才计划的专业人才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渴望”,这份渴望源自基层,源自草根,源自梦想。

  在甘南州格桑花文化艺术团开展培训的是甘肃交响乐团小号首席杨哲与舞蹈演员杨紫,他们为这些热爱艺术的群文爱好者辅导了器乐合奏以及舞蹈的表演与编排等实用技术。

  “这是8个人组成的团队,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就是他们对自己演出的基本要求。”杨哲说:“每天的课时都是只长不短,经常兴趣上来就整个尽兴才下课,可见他们学习专业技能的愿望十分迫切。这些学员们对自己的演奏表演充满了热情,而我们就是要努力帮助他们摆脱桎梏,从而登上更精彩的梦想舞台。”

  张文娟:每一秒对于学员都非常珍贵

  “在这些来自歌舞团的学员中,只有团长南嘉是专业出身,但也是多年没有练功了。”省歌剧院舞蹈团副团长张文娟是此次培训中学员最多的老师,教授的是中国古典舞,她告诉记者:“这次培训对于所有参训人员都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就连夏河县民族歌舞团团长南嘉也不例外,他和普通团员一同参加了所有的课程,而且更加的勤奋和努力。”

  她说:“有一天下大雪,南嘉为了接妻子、孩子回家便向我请了假,只请了10分钟,而且真的就用了10分钟。可见,培训中的每一秒对于他都是非常珍贵,这种渴望艺术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去学习感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