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乡贤文化渐兴:兰州高新区探“村委+乡贤”模式

 2020/12/07/ 1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刘可

图为“兰州好人”蒋卫青接山区孩子上学。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兰州12月3日电 (刘可)“我现今虽是年近半百且两鬓过早斑白的准老年人了,但是,我很欣慰,我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兰州高新区在其辖区连搭镇和定远镇举办“弘扬乡贤文化,推动移风易俗”基层宣讲活动,来自陈家桥小学的“兰州好人”蒋卫青老师在会上如是说。

  为了山区留守的孩子能够继续上学,这位出生于1971年的老师先后两次留在了大山深处的学校,而第二次留下来是为了只有两个孩子的乡村学校能够顺利开展教学。

  第一次留在乡村教学,那时蒋卫青刚从甘肃榆中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榆中县转咀子小学,看到学校破旧不堪,他心都凉了。但当他第一次站上讲台,看到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呼啦一下起立,用肃然起敬又胆怯的声音齐声说“老师好”时,他的心却被揪住了。

  后来,山区学校学生人数剧减,村上大多数学生去镇中心小学上学,但蒋卫青当时任教的陈家沟学校却有两名孩子因家庭原因要继续留下来读书。

  如果没有老师教他们,这两个孩子就要面临辍学。

  蒋卫青为此辗转反侧,自己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自己的孩子又在市区上初中,他权衡再三,最终舍小家顾大家,再一次放弃机会,留在了山区教学点任教。

  为了改善乡村学校环境,蒋卫青多方奔走筹集资金,美化校园环境,建起了新校舍。为了两个特殊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他既当老师又当生活保姆,经常接送孩子上学,为他们做饭,甚至为孩子家中行动不便的老人嘘寒问暖,送医急救。

  蒋卫青这一坚守,转眼就是28年。

  在这次宣讲会上,获选兰州市首届“新时代最美乡贤”荣誉称号的丁述学和豆乾坤也分别分享了他们筹资助困、修桥铺路等德及乡邻的先进事迹,在场的村镇干部和村民代表都称“真实感人”和“深受触动”。

  图为兰州高新区举办“弘扬乡贤文化,推动移风易俗”基层宣讲活动现场。岳雨凯 摄

  兰州高新区党群工作局局长冯云会后表示,本次活动旨在涵养见贤思齐的向善氛围,引领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最美乡贤”队伍中来,关心家乡发展、支持家乡建设,共同助推乡村振兴。下一步,兰州高新区将依托乡贤熟悉村情、德高望重的优势,充分发挥乡贤在带领致富、民情联络、矛盾化解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以“村委+乡贤”的形式进行乡村治理、乡村发展方面的探索。

  近年来,甘肃大力推行乡贤文化教育的活动屡见不鲜,位处甘肃西部的嘉峪关市就积极搭建乡贤议事交流平台,至今年6月份,全市已成立了17个乡贤理事会,制定章程,建言献策,助力基层治理水平。

  位处甘肃东端的庆阳市,早在2018年5月就成立了乡贤文化研究会,随后,该市宁县和盛镇和中村镇的两个村也分别成立了村级乡贤文化研究会。这些研究会吸引和凝聚各方乡贤人士,成立农家书屋和道德讲堂,还定期选出新的乡贤,他们要么是乡土文化的“传承者”,要么成为乡村致富的带头人。

  甘肃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盛日常年研究和关注乡贤文化,他说,乡贤是传统中国社会乡村治理的核心所在,乡贤及乡贤文化的存续与发展,就是用文化、用德行助力乡村治理,用榜样、用正气引领乡村风尚,用善行、用亲情化导乡村风俗,从而有效缓解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压力,拓展多元的乡村治理渠道。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