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研发经费投入创历史新高
科技展会
研发投入是衡量一个城市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近年来,兰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科技研发对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作用日益显现,我市已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据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市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63.92亿元,比2017年增长36.3%,年均增长12.1%,增速创10年新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合计12.17亿元,较上年增加3.1亿元,增速达34.18%;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的比值)为2.25%,历史上占比首次突破2%以上,比全省高0.99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02个百分点,在西北五省省会城市中,仅次于西安(5.17%),位居第二,标志着我市科技事业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
着力打造创新示范高地
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政策引领,为创新研发明方向强信心。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时代兰州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兰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即科技创新“50条”)、《在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学研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兰州市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兰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等政策法规和文件,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聚力技术难题攻关、创新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更为支持高校院所转化科技成果、科研人员投身创新创业、各类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截止目前,通过严格落实兰州市科技创新“50条”,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扶持资金共计9.126亿元。2019年,全市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共267户,同比增幅47.51%;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到6.44亿元,较2018年度增加1.91亿元,增幅42.16%。
此外,我市近年来着力打造创新示范高地,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大力统筹推进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兰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1+4+7”自创区建设工作方案及配套政策,形成了系统完备、集成高效、相互衔接的自创区政策体系,打造了完善的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服务链条,着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障碍与瓶颈,吸引企业在区内设立研发机构,集聚高端人才,提高科技研发产出,培育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在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示范引领下,2019年我市研发产出再创新绩:申请专利3987件,比2018年增加144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2058件,较上年增加193件;专利授权数210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600件;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88项;全年出版各类科技著作586种,发表科技论文20026篇。
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培育,规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鼓励规上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科学合规统计研发经费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到670家,占全省总数的55%,较“十三五”末翻了两番;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19家,占全省总数的35%。2019年全市351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有86家,较上年增加18家,增速为26.5%,2020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75亿元,同比增长7%,企业创新主体和主导作用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我市加快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建设,激励引导企业自主加大研发投入,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紧跟创新链拓展产业链,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建设已向多元化、体系化发展,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较为完备的服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截止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5家,培育众创空间118家,创建“星创天地”4家、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22家,建立5个外国专家书屋,在美国建成了兰州科技创新(硅谷)工作站。省市共同出资1亿元组建兰州科技大市场,为企业提供创业投资、融资担保、技术交易、仪器共享、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等科技服务,入驻科技服务机构500多家,注册企业和创业团队7176家,累计引进科技成果3561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291项,已成为西部一流的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2016年起,连续举办五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累计有46个境外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参展参会,展出科技成果3448项,展品4454件,交易项目1004项,签约金额74.6亿元,举办各类论坛31场次,开展各类创新活动27个,重大科技活动品牌效应突显,加速推动了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连续承办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兰州)现场赛,征集企业技术创新需求867项,收到解决方案495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57项,签约金额1.4985亿元,构建了以研发需求为导向,集众智共发力的科研攻关新机制新模式。同时,持续运用普惠性政策、逐步减少选择性支持,运用后补助方式支持企业120家,支持资金3989万元,激发企业先行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大重点领域科研投入
产学研结合是创新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要一环没有做好,创新就是空谈。我市采取创新产学研合作激励方式,提升科研投入产出效能,鼓励支持企业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企业研究开发机构,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企业(园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强化高校院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前沿先导技术支持,增强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力促科研投入产出最大化。2016年以来,认定产学研合作企业研发机构45家、科技成果转化基地71家。设立兰白试验区联合创新研究院,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中心、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82个。目前,已研发出诊断试剂、人(兽)用疫苗等一批生化药品,扶持了水性工业防腐涂料、凹凸棒石纳米杂化颜料等新材料项目的产业化,研制了多相流自动分析仪、超高真空计等仪器装置,转化了重离子治疗、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此外,我市还深化科技计划体系改革,加大重点领域科研投入。2017年,建立了面向重大需求和重点领域的科技项目凝练支撑机制,改变了以往支持项目分散、支持强度小、“撒胡椒面”的现象,连续四年组织实施了“十大科技项目”和“十大科技创新项目”,分别给予100万和70万的研发经费支持。“基于湿法凹凸棒石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和“心脏瓣膜外科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建立和应用”分别荣获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兰州地铁隧道下穿黄河强透水卵漂石地层关键技术研究”,荣获2018城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9年,按照“四棒接力”的要求,我们再次深化现行市级科技计划体系改革,重新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发展产业为目标的全创新链科技计划体系,提高财政科技投入效能。今年,首次组织开展兰州市重点人才项目重大技术攻关专项“揭榜挂帅”活动,共征集到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资源环境、现代农业等领域42家企业的技术需求52项,项目计划投资4.33亿元,拟发布榜额9050万元。
我市还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扩大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为破解企业融资难、创新研发资金短缺这一难题,2016年,我市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组建了总规模20亿元的“兰州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兰州科技产业发展投资基金”,2018年又组建了总规模1亿元的“兰州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为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截止目前,三支基金累计投资总额8.27亿元,企业研发投入大幅提升。
创新中的重要一环就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我市改革急需紧缺人才和实用人才引进及支持方式,夯实科技研发力量。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创新和创业并进、个人和团队并重”原则,我市围绕产业实际和重点企业,紧贴创新发展需求,加大本土人才开发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连续7年设立“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专项”,累计投入项目资金2.607亿元,支持了900多个人才(团队)开展各类科技研发。改革传统项目组织方式,连续举办三届议+现场打分”的“以赛代评”模式和“以奖代补”的方式,评选出优胜团队45个,发放研发补助资金2420万元。以人才项目为抓手,不断夯实科技研发团队人才力量,持续提升研发能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理 文/图
相关新闻
- 2020年12月03日甘肃省研发的手扶式沙障机野外测试获得成功
- 2020年11月06日庆阳市科技局举办全市科技统计监测暨企业研发统计工作培训班
- 2020年11月03日兰大研究团队成功研发我国首套塑闪宇宙射线缪子成像系统
- 2020年09月29日酒钢成功研发高端剃须刀用钢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