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信号工守护“陇蜀钢铁大道”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通讯员 黄贵彬 李振军
大雪时节,一列列火车犹如条条巨龙,穿梭在黄土高原和西秦岭山区内。兰渝铁路线蜿蜒于巍巍群岭之中,铁路信号灯在深山沟壑中如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铁路信号如同铁道线的神经枢纽,时刻传递着火车安全运行的控制指令,它是火车运行的“指挥官”,也是线路安全的“警示牌”。
自兰渝线开通以来,兰州铁路局兰州电务段成立了3个信号车间,负责全线信号设备的维修养护,而这群人中绝大部分都是“90后”。
“90后”信号工,铁路信号安全的守护者
“我们工区职工平均年龄25岁,负责着哈达铺、临江铺两个站及区间31组道岔、304个轨道区段、125架信号机、1038条信号电缆的维修任务,责任非常重要!”谈起管辖的设备,哈达铺信号检修工区工长孟木林如数家珍。
他所在的班组有16名职工,其中14名都是来自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90后”。
哈达铺地处岷山山系和西秦岭延伸部分交错地带,周围环境多山少川,区间铁路信号设备要么在几十米高的大桥上,要么在几公里长的隧道里,上山下河,上桥进隧,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是家常便饭。
进入冬季,铁路运输量大、车次多,天窗检修时间变短。孟木林每个月都要带领职工对管内的信号设备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体验”。这群“90后”职工不顾严寒,认真检查调试每一台设备,坚持不放过一颗螺丝,不漏掉一处隐患,全力保障着铁路信号设备的安全稳定。
在距哈达铺车站180公里之外的桔柑信号工区,也是个典型的青年班组。6名“90后”成员家都在山东、陕西等地。他们回趟家,要先坐火车到四川广元,然后再到陕西宝鸡、西安等地倒车回家。
骆晓晨和范美洁这对“小夫妻”同在这个班组,家在陕西渭南。2020年春节前两人举办完婚礼,打算一起回陕西老家走亲访友过个年。疫情来袭,加上年底班组作业量大、人手紧张,夫妻俩主动请缨,选择在工区一起值班,一守就是70多天,每天除了要完成设备的巡视检查分析,还要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其间只能通过手机与用户家人相互问候。
“作为信号工就是要守护好铁路信号设备,我和老婆一同在这大山中守护着信号设备,就当度了一次别样的蜜月。”骆晓晨说。
山大沟深,给这群年轻人的出行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守护着32公里的信号设备。兰渝线第一长水隧——西秦岭隧道内的信号设备,就归他们负责维修。
做好西秦岭隧道内中的信号设备检修工作,成了这群年轻人的一大难事。遇到信号设备出现异状时,他们必须花费3个小时,来回步行16公里才能完成隧道内信号设备的检修。一年下来,这条隧道他们要走40余趟。
“90后”信号工守护“钢铁大动脉”
天气对信号设备影响很大,桔柑站四周高山环绕,湿润多雨。今年雨季降水量大,班组管内的赵家坝隧道、范家坪隧道有泥石流中断行车的影响,在接到险情后,他们6个小时内先后冒雨出巡4次,对管内设备进行认真巡查,确保信号设备安全。自兰渝铁路开通至今,桔柑信号工区的这群“90后”创造了1000天无设备责任故障的安全成绩。
这些“90后”铁路信号工,把青春献给兰渝铁路,扎根大山、朴实平凡,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陇蜀钢铁大道”的畅通无阻。
相关新闻
- 2020年12月04日从蜀道“难”到蜀道“畅”,兰渝铁路成为西部发展黄金通道
- 2020年11月27日致富路、黄金线——探寻兰渝线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密码”
- 2020年11月24日今年兰州铁路局已发送旅客4155.4万人,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 2020年11月23日开往幸福的高铁——“发现最美铁路·丝路金腰带 陇上兰渝行”活动启动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