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修敬老院、办幼儿园、建创业园!金昌这个能人40年创业"枝繁叶茂"?

 2020/12/15/ 00:01 来源:金昌日报 记者 胡文军 运主伦 常建哲

【身边的榜样】修敬老院、办幼儿园、建创业园!金昌这个能人40年创业"枝繁叶茂"?

  “修敬老院、办幼儿园、建创业园,张总的产业面积占了朱王堡镇区约四分之一。”今年88岁的李子兰老人住在永昌县清河敬老院,这个敬老院就是他口中的“张总”——张祯在2017年修建的。

  59岁的张祯是永昌县勤奋绿洲实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40年的创业,他的事业如绿洲源上的长青树,生长得枝繁叶茂。他的事迹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11月24日,张祯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一

  1980年,高中还没毕业的他,为了圆自己当兵的梦想,背着家人偷偷踏上了前往新疆的路。5年之后,副排长张祯复员回家。

  放下枪杆子,拿起铣把子。他并不甘心像父辈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这并不是因为在天山脚下顶风冒雪修了5年路的张祯吃不了苦,而是因为他觉得农民不应该只是穷苦的代名词。

张祯服役期间照片

  但即便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十亿人民九亿倒”的“下海”风口,要想创业成功也并非是一件易事。

  返乡后的几年里,他上张掖、下武威、跑民勤,开过小卖部,也贩过猪肉、甜菜、化肥、蔬菜……没日没夜地在路上奔走,一趟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倒爷”张祯就这样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多年的摸爬滚打练就了张祯敏锐的商业嗅觉,这是他几十年商海不倒的秘籍。

  张祯的文化水平不高,看书时遇到略显生僻的字都要停顿思忖一番,就更不用说有机会接受专业的经济学教育了。但社会永远是最好的大学,兵营则教会了他坚毅果决,而商场让他学会了审时度势。

  1992年,作为国家统购统销物资的粮食价格全面放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也获得了丰收,“乘客”张祯赶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列车,在村里办起了第一个农副产品收购点,解决了乡亲们卖粮难的问题。

  但对于张祯来说,收购农副产品只能算“蝇头小利”,他看到的是这片土地下深埋的商机。

  二

  张祯的身上有股子工匠的钻研精神。

  清河绿洲,土地肥沃,集中连片,便于大规模耕作,上世纪90年代,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种地全靠农民自己下苦力。村里有位老人对张祯说:“你走过的地方多,见识多,你能不能给我们买上个撒肥料的机器?”他跑遍了金昌、武威所有的农机门市部,却一无所获。

  张祯凭借在部队上学习的一点机械知识,买来了电焊机和切割机,自己动手学习技术,对着现有的播种机照葫芦画瓢,经过前后十多次的反复试验,1999年春耕时节,张祯以“勤奋”为名,造出了农机厂的第一台播肥机。街坊邻里都说:“这东西,作用大着哩,以前五六天种不完的地,现在两三天就轻轻松松种完了,而且每亩地里还能省下三四十斤肥料呢。”

  农机厂的成功,让张祯尝到了甜头,他又先后自主设计,生产出多功能铡草机、翻转犁、播种机等农民急需的农机具,产品也占领了武威、张掖、临夏、酒泉等地的市场。2003年,“勤奋牌”播种机、铡草机、脱扬机等产品被评为甘肃省合格产品。农机厂成了金昌市的“科技明星企业”,张祯也成为了当地排得上号的企业家。

  小富即安是很多乡镇企业家的典型思维。改革开放以来,朱王堡镇涌现出许多企业,多少企业家如同无边落木萧萧而逝,但只有张祯的企业如不尽长江奔涌不息。“勤奋”牌农机最终在朱王堡播撒出了一片绿洲。

  三

  张祯成功的秘诀:眼光独到,先手布局。

  十多年前,当他从别人手中100多万元购买近2000 亩农田使用权时,许多人都不看好,因为,那是荒滩。现在,这些土地每年的租金收入就有70余万元。

  张祯说:“商机,稍纵即逝。当大家都看好时,基本无钱可赚。危中寻机,才有商机。”

  当清河地区发展高原夏菜时,商业嗅觉敏锐的张祯在2018年投资1600万元,成立银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了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2栋14间气调果蔬保鲜恒温库,一举破解了限制当地特色果蔬产业发展的瓶颈,每年给他带来很可观的收入。

  时代在变,张祯的思路在变。农业机械化的时候,他创办了勤奋农机厂;土地出现撂荒的时候,他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果蔬面临运输储藏难题的时候,他就建设冷链仓储物流基地。但张祯的想法却又一直没变,他一直在“农”字上深耕,三十多年来,从流泉村到朱王堡镇,从小商贩到老板,张祯是企业家,但更是农民。

张祯在敬老院与老人下棋

  张祯在朱王堡镇投资修建了绿洲西苑小区,已有1000多户农民入住。修建了全县规模最大的乡村民办幼儿园,解决农民孩子学前教育难题。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带动近1000名农民兴业。2016年以来,他投资3600万在朱王堡镇修建了清河敬老院和天颐医养康复中心。这是全省首家公助民建的医养康复结合养老模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张祯投资修建的乡村民办幼儿园

  张祯一次又一次站在时代潮头,成为清河绿洲商海的弄潮儿。

  文/记者 胡文军 运主伦 常建哲

  图/记者 常建哲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