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老地方作出新文章,防风治沙有了好点子!全国劳动模范张祯好样的!

 2020/12/15/ 00:07 来源:金昌日报 记者 胡文军 运主伦 常建哲

【身边的榜样】老地方作出新文章,防风治沙有了好点子!全国劳动模范张祯好样的!

  12月2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永昌县朱王堡镇,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行至流泉村,张祯正要前往村口,察看今年降水对林木长势的影响。

“全国劳动模范”张祯

  在路上,张祯讲了一则关于防护林的“轶事”。

  2018年,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永昌县。他们发现通过卫星定点长期监测的防护林突然消失了一片,而卫星图像上的这个“点”,恰好就在永昌县朱王堡镇流泉村。

  原来,当时这片由张祯当年种植、守护了流泉村近20年的防护林,面临着生长年限到期,即将枯死的命运。张祯在申请有关部门获批之后,决定砍掉白杨林,用经济林取而代之。

  这个“点”的出现与消失,就是张祯这20年来与腾格里沙漠的故事。

  一

  “黄沙一起沙满天,庄稼树木连根断。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欠。”是30年前永昌县朱王堡镇流泉村的真实写照。

  在勤奋农机厂获得第一桶金的张祯,一直希望能够在祖辈的老地方走出一条新路子,在庄稼地里捞到金。但流泉村紧邻腾格里沙漠,是金昌市八大风沙口之一。彼时,村口的9座大沙丘“有二三十年的白杨树那么高”,风沙每前进一步,农田就往后缩一截。祖辈们不是没有尝试过治沙,扔进去的财力、物力、人力不计其数,但9座大沙丘就像太行山和王屋山一样纹丝不动,堵在村口,也堵在张祯心口。春耕之际也是沙尘暴肆虐的时节,不仅农田面临颗粒无收的窘境,任凭风沙肆虐下去,甚至“流泉”也有变成“流沙”的隐患。

  所有人都知道,风沙不止、流泉不宁。

  所有人也知道,风沙难治、流泉难守。

  但唯独张祯不信命。

  张祯不是愚公,手挑肩担也没办法夷平沙丘。 

  但张祯却知道,用创新的方法也许就能成功。

  二

  向沙漠进军。2001年,张祯顶着家人的压力,拿出自己的11万元存款,又从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10万元,主动承包了3000亩荒滩。

  他准备先将所有的沙丘都平整之后,再在沙地上种上防护林。他买来变压器,架设供电线路,打机井、挑水渠,租来三台大型推土机,开进了远离村庄的“沙窝窝”。

  村里有人给他鼓劲儿,但更多的是质疑,“钱多得要往沙窝里扔,等着瞧吧!”

  张祯每天投进去几千元,三台推土机耗时数周,才将横亘在村口的九座大沙丘推平。一场沙尘暴过后,一座座沙丘又拔地而起。

  张祯的“速推式”治沙措施失败了。

  这下连一直支持张祯的父亲也坐不住了:“祖祖辈辈治了那么多年的风沙,没有一个能成的。你也扔进去万把来块钱了,实在不行就算了,就当花钱买个教训!”

  “新疆修公路的苦我都吃了,这点风沙怕啥。”当过兵的张祯不想退缩,他不觉得是治沙治错了,只觉得是方法出了岔子。

  张祯也开始意识到,治沙并不能逞一时之快。在扔掉几万元之后,开始尝试一边平整、一边栽树、一边浇水的“递进式”治沙措施。

  向沙漠进发!

  一个月,460亩的沙地上就立起16万株白杨、毛条等树苗。

  第二年,14万株防护林又落地沙漠。

  第三年,防护林带已经初见成效。

  20年来,张祯种植的50万株苗木已经形成一个沙漠林场,保护了周边5万多亩耕地不受风沙侵害,每年为当地农民增加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可白杨林没想到的是,在守护了流泉村18年后,张祯竟打起了它们的“主意”。

  三

  对于张祯来说,这片防风固沙林并不能算得上是一门好“生意”。他首先是一个企业家,商业的逻辑有千万条,头一条便是不能亏本。白杨是速成树种,经济价值并不高。2006年开始,张祯便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来补贴营收。光今年夏天,林间就有30000余只鸡和2000尾羊在觅食,鸡羊常以杂草为食,粪便于林木又是肥料,张祯省下了一大笔饲料钱。

张祯所获荣誉

  白杨树干通直,成林迅速,是短期内防风固沙想要取得成效的不二之选。但它并不耐旱,而且只能存活二三十年,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在沙漠边缘。张祯在发现林木有枯死的迹象后,近年来开始有计划地种植梭梭树、沙枣树等兼具耐旱和防风固沙的植物。

  “秋风呼霜白寒栗,白杨独领绿生气。”十八年后,白杨最终完成了它的使命。

  2018年,张祯在确保防风固沙工程安全无虞之后,砍掉了其中460亩的白杨林,这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张祯砍下这片白杨之后,在甘肃静宁、新疆等地采购了50000株经济林幼苗。

  这样一来,不仅原有防风固沙的效果得以维持,而且果树长大后带来的收益也能补贴张祯在这片林子上的投入。张祯对这个项目有着自己的期待,待果树长成之后,在树下养鸡养羊,带动“林下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最终发展起集种植、养殖、采摘、加工、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可持续项目。

  防风治沙的带头人自己砍掉了防护林,却种起了集防风固沙和经济营收为一体的经济林项目,张祯在旧地方作出了新文章、大文章。

  文、图/ 记者 胡文军 运主伦 常建哲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