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思考甘肃】在新起点上加快河西走廊高质量发展

 2020/12/16/ 04:3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张勇民 张致殿

【思考甘肃】

在新起点上加快河西走廊高质量发展

  张勇民 张致殿

  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河西走廊要从战略角度考虑,补齐短板,增加水资源的供给总量,释放其优势资源、区位潜能和空间潜能。如此,方能极大改善生态环境,筑牢国家向西开放发展的坚实平台。

  与我国东部、西南相比,大西北有开阔、平坦的处女地空间,有充足的蓝天阳光资源,但是,缺水问题是大西北的短板,较低的生态承载能力,刚性约束着这一地区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规模。

  古丝绸之路的形成就是因为河西走廊绿洲的线状分布,其关键就是水。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向西开放战略,对河西走廊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据此,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河西走廊要从战略角度考虑,补齐短板,增加水资源的供给总量,释放其优势资源、区位潜能和空间潜能。如此,方能极大改善生态环境,筑牢国家向西开放发展的坚实平台。这是以政府之手,激活市场要素的必然要求。

  万事兴靠水,用水是关键,包括南水北调西线调水,首先要与黄河流域内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对接,解除其周边流域生态恶化造成的巨大压力,实现西北国土空间资源的全方位整合和生态协同改善,形成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生态改善为前提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反过来,又以全新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支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所以,甘肃的发展要在水利方面做足文章,克服资源性缺水对甘肃发展的制约,用水激活河西走廊巨大的发展潜能。现实的选择就是跨流域调水,充分用好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比选阶段千载难逢的机遇,讲足甘肃诉求,讲透水对甘肃发展、生态保护乃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决定性作用,将生态之水、发展之水引入河西走廊。根据测算,如果引水300亿立方米,则可增加6万平方公里的绿洲,祁连山区生态可以得到根本性改变,带来的发展动能不可估量。

  河西走廊除平坦开阔的未利用土地空间19万平方公里之外,还有孕育成熟的绿洲农业和城市群带状分布资源,是产业链、价值链扩展的现实依托。河西走廊不只是通道,其地缘优势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低成本、高效能等方面比较,是一块价值高地。以此为基础,区域布局上应当突破“银川-兰州-西宁”省会间线式发展轴,构建以其为弓,以河西走廊为箭,西向发力的倒“T”形区域化发展格局。以兰州新区为河西走廊的龙头,以人力资源、工业基础等比较优势,打造河西走廊经济带,将河西走廊打造为面向中亚、西亚等的出口工业基地。

  在东西联通布局上,河西走廊应在兰州与乌鲁木齐两个城市之间,打造与京津冀鲁、长江三角洲两大产业集聚区向西发展相匹配的外向型产业集聚区,成为国家开发大西北潜能的重点区、先行区和以投资拉动“内循环”的增长极。

  在这一布局中的农业,首先是生态的,也是现代的。应当以以色列农业模式作为蓝本,依靠本地光热优势,按照公司化经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作业、品牌化营销、社会化分担风险的全新模式,在价格、质量上打造具有国际优势竞争力水平的现代农业,成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

  在重点基础设施方面,尽早谋划建设重装铁路线。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货物运输总量由24.89亿吨上升至去年的471亿吨,外贸货运量由0.5亿吨上升至43亿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未来西北货物运输也将出现沿海曾经的几何式增长趋势。因此,应超前布局亿吨乃至十亿吨级的物流运输骨干体系建设蓝图。应以物联网、技术数字经济为依托,在河西走廊率先建成低成本、高效率、高环保,以铁路重装货运为骨架的东西联动物流大通道,让河西走廊能够担起更大的担子。

  (作者单位分别为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武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