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发布实录

中共甘肃省委首场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2020/12/26/ 11:16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

  12月26日上午,中共甘肃省委首场新闻发布会在兰召开,介绍和解读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这是甘肃省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对标首场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推动党务公开透明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具体行动。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郭锦诗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首场中共甘肃省委新闻发布会。

  今天召开的首场中共甘肃省委新闻发布会,主题是介绍和解读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这是甘肃省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对标首场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推动党务公开透明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具体行动。

  在全省上下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24日至25日在兰州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甘肃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总体谋划和全面部署,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新任省委新闻发言人王嘉毅先生,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苟保平先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康军先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周丽宁女士,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世荣先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建武先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建勋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杨陇军先生,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任燕顺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和解读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新任省委新闻发言人王嘉毅先生介绍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主要情况。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王嘉毅

  王嘉毅: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按照省委的安排,由我向大家介绍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20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共甘肃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兰州举行。出席全会的有,省委委员70人、省委候补委员6人。不是省委委员、省委候补委员的部分省级领导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省纪委常委,部分在甘党的十九大基层一线代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基层代表列席会议。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会议传达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和讨论了省委书记林铎同志受省委常委会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林铎同志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并对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做好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提出要求。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任振鹤同志对全省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

  二、主要精神

  这次全会是在我省“十三五”规划即将顺利收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开启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事关全省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深远。

  全会充分肯定了省委常委会一年来的工作,高度评价了“十三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一致认为,过去五年是甘肃发展进程中殊为不易、极不寻常的五年。五年来,全省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牢牢把握甘肃在党和国家大局中的定位,紧紧扭住脱贫攻坚和生态环保两大底线性任务,负重自强、拼搏进取、真抓实干,全省呈现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改革开放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稳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的良好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和嘱托、沿着正确方向团结一致奋斗的结果。

  全会深入分析了甘肃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阶段性特征。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们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时代篇章的关键五年。全会强调,要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重要判断上,始终立足和着眼“两个大局”,深刻认识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发展任务,准确把握我省处于多重发展机遇的叠加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弥补基础短板的突破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缩小发展差距的窗口期这“五期”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突出体现在“五个更加注重”“六个必须”“六大目标”。

  全会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生态优先,更加注重培植动能,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注重固强补弱,更加注重系统治理,朝着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目标奋勇前进。

  全会强调,做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强化根本保证,必须做到稳中求进、努力跟上全国现代化进程,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必须大力解放思想、善于用改革创新办法破解难题,必须贯彻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

  全会强调,“十四五”时期要朝着经济发展取得重要成效、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水平、人民生活品质普遍改善、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等目标不懈努力。

  全会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我省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一是经济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二是建成甘肃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三是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目标基本实现;四是基本建成法治甘肃、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五是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六是美丽甘肃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七是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八是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全会明确了明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强调要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统筹经济和生态、城镇和乡村、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三、重要成果

  这次全会的重要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建议》着眼战略部署和系统谋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省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重大任务。《建议》分析形势客观准确、主题主线鲜明清晰,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务实可行,突出了全面规划和重点部署相结合,体现了甘肃特点和时代特征,反映了人民群众愿望诉求。

  《建议》把牢统揽遵循,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主线统揽和根本遵循,把推动甘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有机统一起来。

  《建议》严格对标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甘肃实际,将中央规划建议精神全面贯彻体现到我省建议之中。

  《建议》充分体现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建议》坚持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有机结合,紧跟时代潮流对全省发展进行谋篇布局,努力开辟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建议》突出宏观性、原则性和指导性,聚焦省委对全省“十四五”发展进行统筹部署,充分发挥建议的宏观指导作用。

  大家一致认为,《建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谋划部署对标中央精神,符合甘肃实际,顺应大局大势,响应人民期盼,必将转化为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共同行动,成为指导和推动甘肃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全会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谱写甘肃壮丽篇章!

  我先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王嘉毅部长的介绍,下面有请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苟保平先生介绍我省《建议》的起草过程、总体框架等情况。

 
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苟保平

  苟保平:

  各位记者朋友:

  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省委规划《建议》的起草过程、总体框架等情况。

  我首先说一下起草过程。省委对编制我省“十四五”规划《建议》高度重视。在去年底召开的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和今年7月召开的省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上,就对规划《建议》编制工作进行研究、提出要求。为加强对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委专门成立了规划《建议》文件起草组,省委书记林铎同志担任组长,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担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担任成员,在省委常委会领导下承担文件起草工作。

  今年以来,省委组织专门力量,提前着手准备,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扎实工作。组成多个调研组,赴各地各领域进行调研,形成40多份有价值、有分量的调研报告,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就《建议》需要强调部署的重点内容和任务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建议。

  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后,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举行省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集体学习研讨全会精神,并通过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等形式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编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确保牢牢把握谋划和推动“十四五”发展的正确方向。林铎书记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还主持召开多个专题座谈会,就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编制省委规划《建议》,邀请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省直部门、党校和社科系统、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央挂职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方面同志,进行深入研究讨论,现场听取意见建议。我们还同步开展网络问政,在网站设置专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各界群众踊跃参与,提出的很多建议对我们都是有益启发。

  文件起草过程中,省委常委会多次进行专题研究,林铎书记等领导同志一直给予重视和指导。《建议》初稿完成后,省委常委会会议进行了审议,决定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部分省级老同志的意见。林铎书记、任振鹤代省长等省领导,还就建议稿的修改完善,面对面听取了省级民主党派、省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建议。

  近期,起草组对建议稿进行了集中修改,逐条研究分析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能吸纳的尽量吸纳,对建议稿增写、改写、精简文字186处,覆盖各方面意见建议383条。经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形成了提交省委全会的《建议(讨论稿)》,前两天省委召开十三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规划《建议》。

  这次建议稿的起草,坚持了发扬民主、开门问计,做到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可以说,省委规划《建议》是全省各级各界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再说一下规划《建议》的总体框架。建议稿起草框架的总体考虑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省情实际,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我省“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作出系统谋划部署。

  建议稿有这样几个鲜明特点:一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明确的发展导向、强调的发展格局、确定的发展战略充分纳入其中。二是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在建议稿中一以贯之、与时俱进、全面对照予以强调和部署。三是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努力把高质量发展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四是正确处理和把握一些重大关系,包括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开放和自主的关系、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战略和战术的关系。五是体现宏观性、方向性、原则性,为制定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提供有力指导,同时留足空间,等等。

  省委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共由15个部分构成,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导语和第一、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我省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

  第二板块为分论,逻辑上是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的,主要分领域阐述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重点任务、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这一板块包括第三到第十四部分,第三部分是强化创新核心地位,提升战略支撑能力;第四部分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第五部分是健全基础设施体系,大幅改善发展条件;第六部分是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第七部分是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激发发展动力活力;第八部分是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第九部分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第十部分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着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第十一部分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十二部分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第十三部分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第十四部分是提升安全发展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甘肃。

  第三板块为结尾,包括第十五部分和结束语。第十五部分是凝聚干部群众力量,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努力奋斗。结束语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谱写甘肃壮丽篇章。

  简而言之,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三新三实”上,就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定目标立足现实、谋布局强调充实、定举措力求务实。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

  主持人:

  谢谢苟保平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问答环节,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省广电总台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健康始终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千家万户幸福安康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省委省政府也把健康甘肃建设列为重大发展战略,请问在“十四五”期间会做出怎样的安排部署?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杨陇军

  杨陇军:

  谢谢你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健康甘肃建设的关注!

  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卫生健康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力推动健康甘肃建设深入实施,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良好成效。全省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健康扶贫成效显著,乡村两级基本医疗“空白点”全面消除,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应治尽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快县级重点专科、薄弱学科、县域医学中心、危急重症中心和乡村医疗机构基础建设,基层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事业、妇幼健康、老龄健康、职业健康、“互联网+医疗健康”有序推进。特别是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坚决落实“四早”“四集中”“闭环管控”等防控措施,监测预警能力不断优化,检测救治水平不断提升,推动防控工作由应急性向常态化转变,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四五”期间,按照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围绕健康甘肃建设,重点做好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各级疾控机构功能定位,加强标准化建设,探索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健全完善监测体系和多点触发预警机制。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检验、应急处置等职能。

  二是健全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省、市、县疾控机构建成相应等级的标准化生物安全实验室,加强病媒生物监测能力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指挥调度和应急响应机制,提升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和应对处置能力。

  三是提升医疗机构救治能力。强化重点学科建设,提高疑难危重疾病救治能力,推动创伤、卒中、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市县全覆盖。实现省市县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发挥县域5个医学中心作用,实现“乡检县诊,以县带乡”。探索建立县域内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参与的医防融合服务模式。

  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配置水平。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

  五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完善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推进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提升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能力。加强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控和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强化乡镇卫生院中医综合诊疗区(中医馆)建设。推广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

  六是切实提升健康管理水平。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强化慢性“四病”规范化管控,形成健康教育、危险因素干预、患者筛查治疗、管理服务等闭环管理体系。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完善妇幼健康、老年健康、职业健康服务管理模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十三五”期间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十四五”期间将如何规划布局?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建武

  杨建武:

  感谢您的提问,同时感谢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十三五”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十四五”重点工作谋划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我省基础性、底线性任务,从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整改入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有序整改,“绿盾”专项行动整改任务基本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生态立省”战略,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积极抢占生态制高点,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逐步加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鲜明树立起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以推动绿色发展崛起为导向,聚焦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全省“十三五”各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改善为核心,围绕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州大气污染系统深度治理“一山一河一城”重点任务,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坚持PM2.5和O3协同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与氮氧化物(NOx)协同减排、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进实施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坚持以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为导向,继续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坚持以污染风险管控为重点,保障土壤环境安全。组织制定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推动绿色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施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强化风险防控,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刚刚闭幕的省委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请问明年甘肃经济工作有哪些重点?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康军

  康军:

  谢谢你的提问。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明年全省经济工作作了全面安排。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明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是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严防规模性返贫风险。在脱贫县中选择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集中支持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统筹灾后重建和生态搬迁,争取完成陇南等地暴洪灾害1.05万户住房重建和6800户避让搬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新建高标准农田350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粮食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做好玉米、马铃薯、瓜果、蔬菜、花卉等种质资源库建设,促进育制种业更好发展。

  二、扭住生态环保底线任务,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与四川省共同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建设。加快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继续抓好祁连山等重点部位生态修复治理,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编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造林绿化300万亩以上,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三、以“两新一重”为重点,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新基建领域,加快建设兰州至成都等国家干线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谋划建设满足3000万户能力的5G核心网。新型城镇化领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廊等项目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交通领域,建成高速及一级公路600公里、村组道路1万公里以上,开工建设平凉至庆阳铁路,加快推进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等项目,计划投资1140亿元。水利领域,加快骨干水网、民生水利建设,建成投运引洮供水二期骨干工程等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20亿元。

  四、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进240个传统产业“三化”改造项目建设,计划投资400亿元以上。争取新增煤炭产量1000万吨、原油产量20万吨、天然气产量5亿立方米,新能源装机达到全省电力装机的50%。以科技创新赋能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兰州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支持大型企业围绕产业上下游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开展“东数西算”工程试点,打造云上甘肃、数字强省。抓好300个生态产业重大带动性工程建设,力争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以特色农产品、数字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文旅康养等为重点,培育2—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10个百亿级园区。

  五、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兰州新区、3个国家高新区、省级产业园区为重点,持续提升软硬件条件,落实重点项目省级领导挂钩联系机制、“一企一策”问题解决机制、惠企政策“不来即享”机制,更大力度吸引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组织开展开放攻坚行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兰州、天水跨境电商综试区,提升对外开放实效。落实跨省区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关中平原城市群。

  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力争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对人口流入多、房价偏高的城市,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技能甘肃”建设。加快建设省人民医院、兰大一院、兰大二院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和简牍博物馆、“读者印象”精品街区、七里河体育场等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甘肃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还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请问下一步甘肃省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推进科技创新?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世荣

  张世荣:

  谢谢媒体朋友们对甘肃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这次省委全委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全省科技工作的痛点和短板,对“十四五”期间科技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就是要把甘肃建设成为西部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这个目标是比较远大的。全会部署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要在创新平台方面加强力量。要在全省优势学科和重点产业领域集中部署战略科技力量。要加强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优化体制机制,完善发展模式,发挥创新引领示范作用。要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创新平台,包括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为未来建设兰州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强化基础条件和能力支撑。要重组科技资源,对现有创新平台进行优化整合,布局建设甘肃省实验室和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

  二要实施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行动。结合我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十大生态产业提质增效,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布局一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要采取“揭榜挂帅”制,公平公正吸纳全社会优势研发资源,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攻克企业发展中的瓶颈性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支持大型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聚集中小型企业、配套企业,以及国内外的一些优势研发机构,带动辐射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

  三要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凝练若干优势基础学科,部署一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组织实施好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全力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突出学科优势实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同时要通过基础研究,带动青年科技人才提升科研能力。

  四要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要健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港和科技大市场的作用,建立健全转化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转化。要落实科技人员分享项目转化分红权、成果长期使用权以及股权激励措施,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五要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培育。要利用重大项目和重要平台引进人才,这是事业留人的关键。要拓展视野,进一步扩大院士工作站规模,同时创造条件吸引留学人员在甘创新创业。当前,留学回国人员在智能传感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比较集中,我们要统筹建立创新创业中心,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同时培养青年后备科技人才。

  谢谢大家!

央广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就业是民生之本,牵动千家万户的生活。请问在“十四五”期间如何推动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周丽宁

  周丽宁: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非常感谢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对民生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十三五”期间,我省就业规模稳步增长,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城镇新增就业超过205万人,累计帮助78万失业人员、24万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特别是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把做好“六稳” “六保”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报请省委、省政府在全国较早出台了稳就业“33条”、保就业“24条”等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加强“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转,开出了西北第一趟农民工高铁专列,千方百计稳岗位、促输转、保就业,推动城乡就业企稳向好。预计到年底,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2%的较低水平,为“十三五”就业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也为“十四五”规划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期间,全省就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各级人社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年底部分就业政策将集中到期,有些政策即将退出,目前我们正在与人社部加强联系,抓紧研究,围绕援企、稳岗、扩就业,优化调整政策着力点,出台和细化政策举措,加快构建适合我省实际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就业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长效机制,保持就业扶贫政策总体稳定。

  二是稳定扩大就业容量。坚持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两大方向,拓展有组织劳务输出、产业项目拉动、自主创业带动、扶贫车间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渠道。稳定市场主体,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开发政策性岗位,尽最大努力扩大招聘规模。支持建设一批高质量创业孵化载体和创业园区,鼓励个体经营,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明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以上,城乡富余劳动力实现应转尽转,使劳动者就业更加充分。

  三是着力保障重点群体。始终盯紧就业总量大、矛盾多、敏感性强的重点群体,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实施支持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项目。持续做好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援助,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范围,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补助金,千方百计帮助劳动者把“饭碗”端稳端牢。

  四是切实提升就业能力。围绕重点产业和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大规模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开展多层次、差别化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每年计划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次以上。积极助推“技能甘肃”行动,对接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向职业院校开放实施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积极引导鼓励职业院校学生、企业职工参加各类高水平的技能大赛。

  五是不断优化就业服务。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升信息化水平,丰富线上线下服务功能,推进政策服务帮办、快办、打包办。充分发挥市场化、社会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严厉打击就业歧视、非法职介等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促进公平就业。

  我就谈这些,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11月21日,甘肃宣布最后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接下来甘肃将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任燕顺

  任燕顺:

  我省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团结和带领全省上下,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组织实施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全省现行标准下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26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8个国家片区贫困县和17个省定插花型贫困县全部摘帽,即将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撕下了千百年来“苦甲天下”的历史标签,办成了许多脱贫大事,形成了不少攻坚亮点,贫困地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贫困群众过好日子的信心更足。

  根据中央和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下一步,我们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两个转向”的定位,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完善和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做法,加强与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

  二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完善省市县互通、多部门参与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继续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预警,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规范动态管理,强化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确保实现动态清零的目标。

  三是持续拓宽增收渠道。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最大结合点,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巩固、拓展、提升"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和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五小”产业发展势头,持续拓展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新业态。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积极承接更多东中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省脱贫地区转移。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加强资金资产项目管理,持续发挥效益。

  四是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对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实施分层分类帮扶,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规范管理公益岗位,促进弱劳力、半劳力等家庭就近就地解决就业。

  五是着力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在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和内生发展能力。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同时,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

香港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经过“十三五”的发展,如何评价甘肃交通基础设施现状?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十四五”时期甘肃交通运输发展将重点作出哪些部署?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建勋

  刘建勋:

  好的,这两个问题我来回答。首先,感谢记者朋友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

  刚刚提的两个问题,先回答第一个。“十三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深入实施交通提升建设,交通促投资、稳增长成效明显,交通脱贫攻坚等“十三五”主要目标顺利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整体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的重大跃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做了一个比较,到今年底,全省高速及一级公路较“十二五”末增加2100多公里,增长50%以上。同时,在大家最关心的农民兄弟出行方面,我们省五年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1万公里,提前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最近一段日子,我也注意到各行各业都在回眸总结“十三五”成果,正如前两天新华社一位记者写到,甘肃乡村快速告别山水阻隔,“行路难”渐成历史。的的确确,便捷的农村路网不仅让贫困地区的特产“走出大山”,也让隐藏的美丽不再“孤芳自赏”。这些年,甘肃成为国内旅游热门地的同时,我们的国道213线合作至郎木寺、省道222线康县至阳坝、国道227线扁都口路段、景泰石林公路等也成为广大旅游爱好者的“打卡地”。

  我接着回答第二个问题。正如刚才这位记者朋友说的那样,交通运输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昨天省委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提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内通外畅、高效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围绕这个目标,“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这个最大机遇,紧盯“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战略,立足甘肃通道走廊优势和融合发展导向,努力把甘肃交通运输打造成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开放合作的枢纽通道新高地,打造成支撑“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经济的运输服务新高地,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奠定坚实支撑。

  这里,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推进落实《建议》的具体任务。一是统筹推进城市群快速公路网、国道省道干线网、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建设,县通高速公路“能通尽通”,加快实施村组硬化路建设,推进枢纽场站一体化,推动公路与铁路、机场高效衔接。二是推动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工业园区、现代物流等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全面融入“十大生态产业”,打造公路交通路衍经济产业集群。三是推进新技术赋能交通发展,推动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提高交通运输智能化水平,提高交通运输创新发展能力。四是最近甘肃已申报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第三批试点成功,我们将在交通基础设施、交旅融合、智慧交通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交通强国建设西部大开发的样板,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再次感谢今天的九位发布人,感谢到场的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