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从兰州穿城而过(资料图)
新甘肃客户端1月13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 通讯员季慧琳)挖掘黄河文化内涵,高标准制定《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启动黄河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普查工作……近年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延续黄河文化历史根脉,着力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取得实效,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贡献甘肃智慧,为讲好黄河故事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鸟瞰黄河兰州段(资料图)
近年来,省文旅厅挖掘黄河文化内涵,高标准编制《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相继出台《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甘肃炳灵寺石窟保护条例》《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着力推动《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甘肃麦积山石窟保护条例》等法规的出台,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撑。
同时,省文旅厅还全面启动黄河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开展炳灵寺石窟169窟前期勘察研究等3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工程,王城堡魁星阁等10余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工程,以及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和“三防”项目20余项,有效改善了黄河文物的保存状况,黄河文物中的国保单位和重要省保单位险情基本排除。实施马家窑遗址等10处史前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和永泰城址等34处黄河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推出《大河流韵——兰州历史文物展》等黄河文化精品展览。加快建设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指导黄河流域地区公共文化机构拓展服务功能,建成659个乡镇数字文化驿站、744个村级数字文化服务点,“乡村飞阅”计划覆盖228个乡镇,104个图书馆均配备数字文化云屏服务设备。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黄河文化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建成“1+11”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体系,黄河文化数字化成效明显。
大河汤汤奔腾东去(资料图,本文照片由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韦德占摄)
省文旅厅还着力推进重点工程项目落实,推动黄河文化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等核心重大工程,成立项目专班跟踪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程。注重招大引强,策划75个招商项目,成功签约28个文旅产业和交旅融合项目,签约金额343.72亿元。敦煌莫高里工匠文化村、肃州六分湿地景区等7个项目建成运营,锁阳城遗址国家考古公园、阿克塞沙漠公园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同时,创排《八步沙》《大禹治水》等反映黄河文化的精品剧目和大型综艺节目。2020年举办“春绿陇原·黄河之滨”等系列惠民精品演出1000余场次,200多万群众和游客享受丰盛的文化盛宴。以“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整体形象为统领,推出《甘肃省沿黄四市(州)旅游发展联盟宣传片》,大力宣传推介兰州黄河风情线、景泰黄河石林、永靖黄河三峡、定西渭河源等特色旅游产品,着力打响“黄河之滨也很美”“天下黄河第一弯”“华夏文明渭河源”等黄河旅游主题品牌。推出“玛曲—碌曲—夏河—永靖—兰州”“兰州—白银—景泰—银川”等黄河旅游主题精品线路,其中“千里风情·黄河水韵”主题旅游线入选“疫去春来·江山多娇”全国百条精品旅游线路;“交响丝路非遗之旅”和“涛涛黄河非遗之旅”2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入选2020年度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相关新闻
- 2021年01月12日陇南文县有了“新名片”
- 2021年01月12日今天起,文县农特文旅产品有了“新名片”
- 2021年01月05日推进柔性执法,甘肃文旅从轻处罚、不予处罚清单来了
- 2020年12月23日促进文旅融合,打造有“内容”的美丽乡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