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 打造乡村振兴的“甘州模式”
双塔村航拍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吴正楠 蒋文艳 通讯员 侯东山
寒冬时节的河西走廊天寒地冻,走进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靖安乡等乡镇,一场以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乡村振兴的攻坚战正有序推进,让甘州区实现了由“脱贫”向“振兴”的华丽转变。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插花型贫困县摘帽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实际,甘州区先行先试,将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以“两带四区四线”建设为重点,实现了从打造张民公路、张肃公路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到多点开花、整体推进、全域拓展提升的迈进,描绘出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靖安乡的华丽转变
“赶在过年前,一定要让28户孤寡老人搬到新家。”最近一段时间,甘州区靖安乡党委书记白福年带领干部,为全乡28户孤寡老人入住幸福家园做最后的准备。
靖安乡幸福家园是该乡为解决农村孤寡老人安居问题而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按捺不住内心的期盼,69岁的新沟村村民陈增荣每天都会带着老伴到幸福家园的新居转一转。“新家可以拎包入住,活了一辈子,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陈增荣说。
让孤寡老人期盼的靖安乡幸福家园的背后,是甘州区拆除老旧房屋,消除视觉贫困,盘活土地资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缩影。
“全乡有能力的农户都住上了楼房,剩下的由政府统一规划4个居民点,修建了315户小康房。孤寡老人由政府兜底修建老人院,解决安居问题。”白福年说,只有把全乡农民的安居问题解决了,老旧房屋才能全部拆除,人居环境也才能彻底改善。
“今年6月农户住进新建的安置点后,整乡拆除老旧房屋将会腾出2000亩土地,全部用来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白福年所说的老旧房屋拆除,是甘州区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探索土地管理新机制,创新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模式。
按照“占新拆旧、一户一宅、搬迁复垦”的原则,甘州区制定了《农村空置房屋和宅基地有偿退出复垦工作实施方案》,打破村界、社界限制,对零散、整社、整村拆除老旧房屋的每户分别补助3万元、4万元、5万元,对按照“一户一宅”要求,统一规划新建连片30户以上房屋的每户申请15年期政府贴息贷款12万元,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加快推进农村老旧房屋拆除进度,盘活土地资源,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除靖安幸福家园和实施的靖安乡水、电、暖、路、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全部提升配套之外,旨在解决农民产业发展的高标准养殖小区已建成使用,弱水湾休闲旅游度假区、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等项目加速推进……仅仅一年时间,靖安乡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按照从示范带动向全域提升转变的发展思路,去年甘州区高标准实施了靖安整乡改造、甘浚丹霞小镇等20多个示范项目,完成风貌改造1000多院,建成美丽乡村23个。预计拆除老旧房屋1.7万多院,新增土地面积8700多亩,用于发展特色产业、林果基地、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等,全力推进“土地变活”“资源变现”“农村变美”“生态变优”“保障变强”“农民变富”目标的实现。
网红打卡地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
从示范引领到多点开花
从不起眼的过境村庄到青砖白墙、亭台楼阁、独门独院的民俗村,一幅隽秀的田园风光画卷展现在戈壁滩上。
距离张掖市区4公里的甘州区新墩镇双塔民俗村,也是甘州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项目之一。说起双塔村的巨变,新墩镇人大主席蒲东感慨颇多。2018年,甘州区提出乡村振兴总体部署安排后,双塔村启动对184间房屋整体的拆迁改造,通过拆旧建新的方式,腾出202亩建设用地,打造双塔民俗村。
围绕推进张肃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建设,双塔村采取群众自筹和向上争取资金的方式,占地107亩,建有明清风格的108院中式四合院,配套建成民宿客房720间、商铺门店115间、停车位300个,致力于打造“可览、可游、可居、可休闲”的乡村旅游产业示范项目。目前,已有餐饮、民宿等32户商家入驻经营。“从去年10月开始营业以来,来的游客评价都挺好。”瞅准发展机遇,率先入驻民俗村的村民张富朝投入100多万元,依照徽派风格装修,全力打造地道的农家乐——张家小院。
距大佛寺景区、芦水湾景区5公里,是通往中国七彩丹霞、冰沟丹霞、肃南裕固风情草原等旅游景区的必经之地,这一区位优势成为村民竞相入驻的理由。
2020年,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在央视1套播出后,甘州区甘浚镇迅速走红,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的打卡地。速展村距离七彩丹霞地质公园仅7公里,距张掖市城区23公里,村子紧靠的张肃公路是张掖城区通往丹霞地质公园的必经之地。依托这一优势,速展村倾力打造了集新型社区、现代农业、田园休闲、客栈民宿、康养宜居为一体的速展特色街区,建成民俗房屋120套,特色杂果采摘园160亩,高标准智能日光温室238座,村级旅游专业合作社1个。“目前全村有18户参与旅游业务,从事民宿、餐饮、百货超市,还有20多户正在进行民宿装修。”速展村党支部书记王鑫说。
为带动农民增收,速展村以村级旅游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全面落实政策到户和企业帮扶措施,大力引进文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入驻街区发展乡村民宿,开展技能培训、设置公益岗位、支持自主经营、回乡创业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群众融入新产业。
“去年,镇上借助张肃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辐射带动,打造了集旅游接待、特色餐饮、文化展示、农产品销售、儿童文娱、农业体验等为一体的特色文旅小镇。同时,规划建设了高家庄村养殖小区,带动农户发展养殖业。”甘浚镇镇长高兴湖说。
甘州区党寨镇陈寨村村民在日光温室内采摘葫芦。
筑牢乡村振兴“主阵地”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甘州区把做强富民兴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首要任务,立足打造绿色蔬菜、优质肉牛“两个百亿级产业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出台区委一号文件和加快牛产业发展的意见,政府补助资金近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投入,发展蔬菜、奶肉牛、特色林果等产业。
占地4000亩的党寨镇陈寨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党寨镇以产业振兴为核心促进乡村振兴的样板。站在农业产业园面积10亩的连体钢架大棚里,看着长势良好的娃娃菜,党寨镇人大主席王发基告诉记者:“这一棚娃娃菜收入在10万元左右,这个地方以前是村民的旧宅基地。”
“拆除一院旧房子就可以换一座标准棚。”政策激发了村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热情,目前陈寨村已建成高标准智能日光温室642座,连体钢架大棚23万平方米,已形成科学育苗、绿色定植、分拣包装、冷链物流、订单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趁着政策红利,家里承包了3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加上自己的2座,5座大棚都种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水果。”党寨镇陈寨村村民邵爱红说。
距离陈寨村不远处的雷寨村有着“西红柿之村”的称号。全村建成高标准智能日光温室588座,日光温室178座,钢架大棚1850座,带棉被智能钢架大棚2万平方米,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育苗基地1个,果蔬包装厂1个,5000吨的恒温保鲜库1座和蔬菜市场1个,已成为全区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
去年,甘州区新建日光温室8000多亩,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达到40万亩,实现产值20亿元,发展特色林果5.6万亩。改扩建和新建养殖场47个、1500户,新增奶肉牛养殖6万头,达到45万头,实现产值110亿元。神农菇业二期、沙井3万头肉牛智慧牧场等项目相继落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全链条逐步形成。前进牧业、祁连牧歌等企业农产品走出去步伐加快,甘州区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
根据区域定位、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发展需要,甘州区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在沿山浅山区的乡镇借助冷凉灌区独特优势发展开发生态产业,旅游资源丰富乡镇依托景区景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黑河沿岸水资源富集乡镇做足水文章打造鱼米之乡,中心集镇发挥区位和人口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态文化中心,城郊乡镇做好“依城兴镇、借城发展”文章推进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推动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
为加快乡村振兴整体推进、全域提升的步伐,甘州区还创新引导黑河水电、旅投、城投、交投、农投等10家国有企业参与示范项目建设,从项目包装申报和融资贷款、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全过程、全要素投入保障,并通过折价入股、参与经营等方式回笼资金、取得收益,实现了项目提速、国企壮大、乡镇破难、群众受益的多赢目标,走在了全省前列。“公司在靖安乡投资建设的钢架大棚还没有建成,就有来自山东、福建等地的客商已经前来洽谈承包事宜。”张掖市甘州区现代农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文军说,结合实际,公司已投资了多个产业,作为国有企业,就要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国有企业的参与,解决了一些乡镇想做而没有能力做成的事情,破解了乡镇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弱、示范项目建设融资难等瓶颈问题,为全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甘州区委书记葛永宏说。
甘州区党寨镇陈寨村村民在休闲采摘日光温室里唱戏。
抱团发展下的“三链富民”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保障。按照“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的思路,甘州区在全省首创片区党委和中心村党委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模式,将党建链与产业链同延伸相匹配,打破行政界线,跨村、跨乡镇组建联合党组织20个,中心村党委16个,片区党委3个、辐射带动116个村,抱团发展打造产业“矩阵”,让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富民”向更高水平迈进。
沿国道227线分布着甘州区党寨镇陈寨村、马站村、小寨村、七号村和梁家墩镇六号村、五号村。六个村都以设施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被国道227线串在一起的产业带。
甘州区党寨镇副书记武学珍介绍,为让几个村子抱团发展,避免出现相互压价的情况,在市、区组织部门的指导下,以陈寨村为中心,联合其他5个村及片区内6个农民合作社,在“行政隶属关系不变、组织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探索组建了甘州区国道227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设施农业片区党委。
片区党委组建后,积极拓展结对帮带活动,充分发挥陈寨、马站、六号3个强村的示范带动效应,采取发展思路、党员管理教育及制度机制建设经验共享的办法,提振七号、小寨、五号3个弱村的后发赶超动力,形成“‘强村+强村’、强村带弱村、富村帮穷村”的组合模式,并由片区党委为6个村的蔬菜产业提供覆盖产前、产中到产后的全方位服务,推动党建链与产业链延伸匹配,实现组织共建带动产业共育的格局。
除此之外,甘州区还建成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加快建设集乡村治理、移风易俗、产业发展等为一体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组建政策宣传、社会治理、环境整治、乡村文明、关爱互助“5个先锋队”开展服务,解决了一批以一村之力办不顺、办不成、办不好的事情。区上还调整配备72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102名乡镇科级干部,公开招聘专职村党组织书记62名、村文书121名,所有村实现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鼓励引导致富带头人、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贡献才智,注重用好“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引进培养各类乡村人才2600多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撑。
从拆除农村老旧房屋入手到美丽乡村建设,从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甘州区先行先试,通过谋划建设张民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张肃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积极为全省乡村振兴建设探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19年09月03日生态美景迎客来 ——肃州区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见闻
- 2019年05月28日阿克塞打造乡村纯美新景
- 2019年05月13日酒泉市肃州区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发展品牌
- 2019年05月09日临洮 “狄道乡韵”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