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2021年地方两会观察】 写在甘肃两会闭幕:聚力推动七个“新突破” 陇原大地生机勃发

 2021/01/29/ 17:59 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高翔 王文嘉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省级两会,是观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各地将如何规划新一年的重点工作?如何绘制未来五年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人民网记者走进2021年省级两会,带您一同了解。

  1月25日,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甘肃大剧院开幕。会上,代表们围绕自己一年的履职,分享经验,交流感受,共话发展。

  政协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也于1月24日在兰州开幕。四天的会议中,政协委员们齐聚一堂,同商发展大计、共谋强省良策。

  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甘肃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极为繁重的省份之一。

  面对脱贫硬仗,甘肃上下尽锐出战,撕下了“苦甲天下”的历史标签;面对明显下滑、低位徘徊的经济形势,甘肃克难奋进、爬坡过坎,实现了经济增长的提速进位;面对生态破坏、环境蒙尘的被动局面,甘肃守正创新,蹚出了一条绿色转型和崛起的转型路子……

  过去五年,甘肃负重自强、顽强拼搏,陇原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甘肃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能加快转换,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甘肃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二五”末的6557亿元增加到9017亿元,年均增长5.5%。

  过去五年,甘肃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甘肃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2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五年的发展成就令人鼓舞,五年的艰辛历程让人难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背后,是甘肃各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结果,正如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所说:“我们交出了一份好于预期、群众满意的答卷。”

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现场。人民网 高翔摄

  “十三五”成绩斐然,“十四五”方向明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21年甘肃两会绘制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聚力推动创新甘肃建设新突破、产业竞争力提升新突破、基础支撑强化新突破、绿色发展崛起新突破、城乡融合发展新突破、深化改革开放新突破、民生品质改善新突破,朝着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目标奋勇前进。

  苦干实干交好答卷

  以政府“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村民李应川这两天通过电视收看了甘肃两会的直播节目。

  “以前家里30多亩山旱地是我最忧心的事。现在搬到了富民新村,我们不仅有了新家,还在政府的帮助下搞起了养殖和温室大棚,看到生活有了希望是我现在最开心的事。”李应川说,今年甘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古浪县黄花滩调蓄供水工程进展顺利,让他吃下了“定心丸”。

  古浪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瓶颈”。

  “十三五”以来,古浪县把改善水利基础设施作为脱贫攻坚的“金钥匙”,累计完成资金20.89亿元,先后建成调蓄水池24座,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与此同时,古浪县还大力实施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新技术,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8.75万亩,配套6000余座日光温室节水灌溉设施,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份份付出,一份份努力,汇集成硕果累累的“富水”,流进农家院落,流进产业大棚,流进了百姓心田。

  “有了水就有了希望,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把今后的日子过好。”李应川说。

  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的变化是甘肃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时期,甘肃省“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完成,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37.2亿元,贫困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

  “通过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甘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539元,年均增长22.2%。《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凝聚了陇原儿女的热血和担当。”甘肃省人大代表、镇原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侯志强说。

 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窑洞养牛示范点。人民网 高翔摄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极为繁重的省份之一,甘肃扶贫工作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在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中,东部协作4市和36家中央定点扶贫单位累计投入资金112亿元,实施协作项目4931个,帮助引进项目1170个。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倾情助力,千里陇原的山山水水,处处留下了牵手帮扶的动人场景,深深镌刻着聚力攻坚的奋斗足迹,精彩书写了伟大减贫事业的甘肃篇章。

  “2020年甘肃省确定的11件为民实事全部办结。2021年将统筹安排财力,继续办好10件为民实事。”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甘肃省政府系统将忠诚履职、锐意进取,把政治忠诚作为首要品质,把依法行政作为履职准则,把精诚团结作为成事之道,把真抓实干作为鲜明底色,把廉洁从政作为永恒信条,以干部的“担当指数”提升富民兴陇的“发展指数”,以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成绩值得倍加珍惜,征途不容丝毫懈怠。

  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甘肃的最大省情,人民群众对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充满热切期待。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等成为甘肃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甘肃省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体包括: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今后要更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把过去单一的产品做成商品,把过去的传统产业做成高端产业,更多地提高农民的收入。”甘肃省人大代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胡中山说,甘肃省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大对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在金融投资难的问题上给予财政补贴、贷款支持。

  “甘肃要立足特色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让农民更多分享到产业增值的收益。同时,要积极引导推动乡村旅游电商规模营销,拓展乡村旅游富民惠民功能。”对于今后的发展,甘肃省政协委员周占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而甘肃省政协委员、《陇南日报》总编辑竹翠则更关心农村污水排放问题:“我建议加大村级污水内部支网建设投资,建立农村污水管网系统处理,保障河流、地表地下水不被污染。”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的素朴·李家庄田园综合体试点村。人民网 高翔摄

  回顾近年来,甘肃省农业农村部门拉开架势构建扶贫产业体系,大力培育“甘味”品牌,形成了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为主导、区域特色农产品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特色产业实现了从零散状、碎片化到成链条、集聚化的巨大变化,呈现出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态势。

  甘肃省紧盯贫困户到户产业培育和区域扶贫产业体系构建,将农业保险补贴品种扩大到96个,三年累计签单保费近50亿元,赔付约30亿元,收益农户305.6万户次,为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农村部还将甘肃省推动农业保险的做法评为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案例。

  甘肃省政协委员、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建议,今后甘肃要总结推广产业扶贫经验做法,按照“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的要求,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特色优势产业数量、规模、产量、质量大幅提升,产值力争翻番。

  繁荣文化事业产业

  推动文化强省和旅游大省建设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十四五”期间,甘肃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由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和旅游大省迈进,力争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甘肃省人大代表、庆城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梁世刚认为,甘肃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度位居全国第五位,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旅融合更加有助于厚植文化自信。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等落实和推进,一大批甘肃“名片”将会叫得更响。

  “文化旅游产业,这六个字可分为相互连接的三个方面,即文化含量、旅游资源、产业规模。‘十四五’期间,甘肃应该更加积极地探索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寻找甘肃省的比较优势与独特资源,做好差异化发展,挖掘文化含量,丰富旅游资源,做大产业规模。”甘肃省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董洪亮说。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张掖段)肃南县境内裕固风情走廊旅游景区的九排松景点植被茂盛。人民网 高翔摄

  “祁连山生态治理‘由乱到治大见成效’,今后甘肃省还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甘肃将加快兰西城市群建设,打造甘青区域合作创新发展示范区。”

  “甘肃将继续抓好‘一带一路’最大机遇,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建设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大枢纽、大节点。”

  ……

  会场外,瑞雪纷飞。会场内,希望涌动。

  共识正在凝聚,能量正在汇集。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陇原大地苦甲不再,如意甘肃生机勃发。“十四五”蓝图已经绘就,甘肃各级干部群众将汇集感恩奋进、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