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一位牧民的“十四五”规划

 2021/02/14/ 17:06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伏润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伏润之

  雄伟的祁连山犹如一副温暖的臂膀将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镇揽入胸怀,宽阔的草原曾经是当地牧民群众发展养殖业最值得信赖的“天堂”。

  牛年春节来临,记者走进山里,却不见牛羊遍山坡的场景。

  马场滩村牧民杨希林今年55岁,他很感谢眼前这座大山,2014年,依靠家里饲养的600多只山羊及一部分树苗,他家收入突破20万元,告别贫困。

  收入的增加并未让老杨开心起来。他说:“放羊、剪羊绒、买羊,一年下来苦得‘脱了一层皮’,老伴更是因此生病住院。”

  然而,为了增加收入,大家不约而同扩大羊群数量,使得祁连山草场不堪重负。杨希林坦言,当时大家增收的途径只有两条,“要么去破坏生态,要么去吃苦。”

  第一次转变发生在2018年,为了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杨希林所在的山区里不少地方开始禁牧。“听说圈养的话国家还有补贴,我一口气卖了所有山羊,购置300只绵羊进行圈养。”

  2019年,依托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祁连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老杨动了心。依靠政府补贴3万元,他家的农家乐于2020年开业了,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一年时间,农家乐的营业收入超过30万元。这成为他家产业转型的第二次转变。

  冬日里,祁连山深处的暖阳格外耀眼。坐在杨希林的农家乐中,他就像一位老朋友,将家里这些年的变化娓娓道来。“房子是自己家的、羊是自己家的、服务员还是自家的,我们开办农家乐成本很低。现在,农家乐已经占据我家收入的‘半壁江山’。”

  杨希林说,目前自家农家乐的短板是缺少住宿条件。好消息是祁连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争创绿色建筑推广示范县的要求,正在建设马场滩村横路组、祁连村下河组两个生态文明村。

  祁连镇党委书记魏大林说,每套117平方米的房子建设费16.6万元,60平方米的12万元。和农户协商117平方米的房子自筹6.6万元,60平方米的自筹资金2万元,其他全部由政府补贴,可实现“一房两能”,旅游淡季自住自用、旅游旺季通过开办农家乐、民宿增加收入。

  杨希林不但自己申请一套,还打算租一套。“国家有‘十四五’规划”,咱老百姓也有啊。”

  根据杨希林的规划,不久建成的新房子将被用来解决游客住宿问题。“我还打算过完年买一辆面包车,从武威城区接送游客,他们的吃饭住宿、进入景点的门票和导游我一条龙服务,这样我家的产业链条能够更长更稳固。”

  对此,魏大林并不感到意外,他告诉记者,自从转变产业结构后,经济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全镇2020年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收入1000万元。文化旅游业逐渐成为支撑农牧民收入的‘主力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