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公司 甘肃新媒体集团庆祝建党百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探访岷州会议纪念馆

 2021/02/23/ 05:4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周尚业 吕宝林 崔银辉 崔亚明 孟 捷 武永明

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探访岷州会议纪念馆

岷州会议纪念馆。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周尚业 吕宝林 崔银辉 崔亚明 孟 捷

  新甘肃·兰州晨报记者 武永明

  岷州大地,一方红色热土。这里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

  岷县十里镇三十里铺村的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以下简称“岷州会议纪念馆”),珍藏着曾经的峥嵘岁月。

  走进岷州会议纪念馆一楼展厅,一幅图片中的崇山峻岭引人注目。图中正是位于岷县南部山区(今属迭部县)的腊子口。腊子口仿佛是巨斧把山劈开的一条缝,悬崖峭壁夹峙,壁底一条河咆哮奔腾,河上一座小木桥,是进入腊子口的唯一通道。

  当时,国民党新编十四师鲁大昌部,在桥东一丈多高的悬崖上筑了碉堡,两营兵力严密防守。夺取腊子口,势如登天、难上加难。

  1935年9月,红军长征途中抵达腊子口。

  攻打腊子口的任务由一军团红四团担任。9月16日,攻击开始。在几次强攻未果后,一位从贵州入伍的苗族小战士主动请缨。他说自幼攀岩采药,攀上这样的悬崖不成问题。傍晚时分,小战士开始攀岩,登顶后,从绝壁上放下绳索,崖下的战士抓住吊绳攀上悬崖,前后夹击向敌人发起攻击……

  最终,红军一举夺取了腊子口。

  一楼展厅继续向前,一幅油画映入眼帘。

  画上,毛泽东和一位白须长者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纪念馆讲解员刘彩玉介绍说:“这是红军长征经过岷县旋窝村时,毛泽东与丁振邦老教长会面时的情景。”

  1935年9月中旬的一天,毛泽东随红一军团翻过达拉梁,抵达麻子川乡旋窝村。当时的旋窝村是个有60多户人家的回汉杂居村。由于长期受国民党鲁大昌部队的欺压和敌人的反动宣传,红军到达时,村民们都躲进了山林里。

  9月的岷县山区,夜晚依然寒风刺骨,但红军战士都在屋檐下、墙根边休息,没有一个人进入群众家中。

  在旋窝村,红军制定了《回民地区守则》,要求尊重回族群众信仰和生活习惯。

  红军纪律严明,受到了回汉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西大二寨坎布塔,红军进庄缓一下,你给穷人解疙瘩,把心上的难心吐一下。麻木做了矛子把,跟上红军打天下,打土豪来除恶霸,就给穷人把地划……”

  红军在岷州57天,打土豪分田地,广泛宣传党和红军的宗旨和各项政策,广泛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当时,岷县群众为红军提供粮食400多万斤,有3000岷州子弟加入了红军。

  红军北上后,鲁大昌部队四处搜捕苏维埃干部和为红军办过事的人。1936年10月下旬,岷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张有才被捕。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都没能让张有才屈服。

  当敌人将张有才押送刑场时,道路两旁挤满了闻讯赶来的群众。身带手铐脚镣的张有才大声呼喊:“乡亲们,不要难过,抬起头来,让我们再见最后一面,十八年后我又回来了。”

  那一年,张有才25岁。当时,先后被杀害的苏维埃干部有12人。在岷州会议纪念馆二楼展厅,十二英烈雕塑巍然屹立、震撼人心。

  岷州会议纪念馆是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党史教育基地,也是全国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他们中有老红军的后代,有党员干部、工人农民,也有中小学生。

  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刘彩玉说,近年来,纪念馆深入开展长征精神宣讲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红军故事、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永远滋养岷州大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