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奏响铿锵脱贫乐章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塔桥湾水库,栖息的水鸟、蓝天碧水、博峰雪山形成美丽景致。(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 阳光/摄)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毅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六个精准”,扎实推进“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尽锐出战、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行标准下306.4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3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新疆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回顾这场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既有创造历史的雄韬伟略,也有治理贫困的精益求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每年选派7.8万余名干部、组成1.2万多个“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实现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全覆盖,17家中央单位定点扶贫28个贫困县,自治区235家单位定点帮扶280个贫困村,33个北疆东疆经济实力较强县(市、区)协作帮扶南疆四地州27个县(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612家民营企业、6254个社会组织、5500余支志愿服务队投身扶贫,汇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在精准,精准识别就是脱贫攻坚需要扣好的“第一粒扣子”。
2014年,一项史无前例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在全区全面展开,贫困数据第一次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
2017年,自治区组织近22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全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数据核实,第一次实现了“户有卡、村有表、乡有册、县有档、地有卷、区有库”,为脱真贫、真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自治区建立防返贫防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贫困监测采取“红橙黄绿”四色信号灯分级预警,确保脱贫户不返贫、一般户不致贫……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推进发展产业、转移就业、土地清理再分配、转为护边员、生态补偿、易地扶贫搬迁、兜底保障“七个一批”,开出治贫精准药方,攻克贫困堡垒。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还把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大力推进南疆四地州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组装、农副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建设一批扶贫车间,带动更多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准施策开良方,有力推动了贫困地区发展,大幅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十三五”期间,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32.32%。
如今,脱贫地区正以崭新的面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西藏 攻克深度贫困的生动实践
西藏日报记者 楚武干 宋子玲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满怀、嘱托殷殷。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西藏自治区交出了一份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单”——截至去年底,7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清零,贫困发生率降为“零”,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底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至此,困扰雪域高原千百年来的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决战:构建大扶贫格局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的普玛江塘,曾是贫困的“代名词”。平均海拔5373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乡,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40%。
在这里,连呼吸都是问题,摆脱贫困无疑是难上加难。但是,再难也要勇于攻坚。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表示,要采取超常举措,下足绣花功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西藏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形成涵盖“五个一批”工程、资金保障、成果巩固等多层次、全方位、广领域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统筹整合涉农资金748.48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年均增幅超过15%;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644亿元、发放小额信贷资金61.27亿元……通过高位推动、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帮扶、智志双扶,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构建起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大扶贫格局,形成抓脱贫促脱贫的强大合力。
攻坚:精准帮扶举措
设施简陋的老房子变成了功能齐全的藏式别墅、水草肥美的草原培育出脱贫致富的“金牌产业”……在这片广袤而美丽的大地上,一个个生动故事不断书写着“脱贫奇迹”。
三岩片区,西藏有名的苦瘠之地。由于地势险恶、土地贫瘠,三岩人世世代代走不出大山,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2018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对该片区的11600余名贫困群众实施整体易地扶贫搬迁。这是西藏最大的整体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对于西藏而言,脱贫攻坚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当属易地扶贫搬迁。
“十三五”以来,西藏实施超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行动,占农牧民总数近10%的贫困人口挪穷窝、换穷业、奔小康。2016年以来,西藏建成96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26.6万人搬迁入住。同时,还将培育产业作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的根本出路,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产业。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西藏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
奇迹:彰显制度优势
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生态扶贫……脱贫攻坚战中每一项工作成果,都离不开驻村干部的全身心付出。从2011年10月起,西藏连续选派9批19.3万余人次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选派3批1.6万余人次干部担任村(居)第一书记,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不仅如此,在西藏干部群众的背后,还有来自全国各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援。20多年来,17个对口援藏省(市)及16家对口援藏央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从给资金、建项目,到培育产业、经济合作、技术支持,推进西藏发展与全国发展同步。脱贫攻坚的西藏实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如今,雪域高原换新颜,群众摘帽脱贫困。新征程上,西藏自治区各族儿女奋斗信心更加坚定、未来生活画卷必将更加美丽。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3月08日甘肃日报联合江西日报、湖南日报、贵州日报、陕西日报、浙江日报,邀约代表委员、专家学者“云对话”——重温百年光辉历史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 2021年03月04日【甘肃日报评论员文章】永当艰苦奋斗老黄牛——三论大力发扬“三牛”精神
- 2021年03月03日【甘肃日报评论员文章】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二论大力发扬“三牛”精神
- 2021年03月02日【甘肃日报评论员文章】甘当为民服务孺子牛——一论大力发扬“三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