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会宁县“大种大养大产业”产业提质行动侧记

 2021/03/18/ 11:41 来源:白银日报 赵彦功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会宁县“大种大养大产业”产业提质行动侧记

  赵彦功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首要任务,今年会宁县在产业发展上聚焦“强产业”,着力“提质效”,一场“大种大养大产业”的产业提质行动大幕已拉开。

  系统谋划,全域推进大种植。脱贫攻坚以来,会宁县着力打造了南峪川、白草塬、苏堡塬三大万亩蔬菜产业园,大力推广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露天种植“三种模式”,截至目前共建设塑料大棚3.2万座、日光温室121座,发展露地蔬菜8.4万亩,会宁蔬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四季生产、错峰销售、持续增收的良性循环。

  中川镇的蔬菜产业种植历史悠久,属于较为传统的耕作模式,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龙头产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此,会宁县及时引进甘肃会基华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南峪川蔬菜产业园,惊蛰刚过,南峪川万亩蔬菜园的1000座日光温室大棚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通过现代化科学化规模化的种植来提升蔬菜产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中川镇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草畜结合,全面提升大养殖。近年来,会宁县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小群体、大规模”发展模式,全县饲养20只以上基础母羊繁育户达到3万户、5头以上基础母牛繁育户2万户、50头以上生猪繁育户5000户。“大养殖”圆了群众致富梦。

  丁家沟镇沈屲村自脱贫攻坚以来,累计引进基础母牛410头,发展户均五头以上的牛产业达标户132户,新发展饲草玉米种植1000亩,2020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00元,是首批产业达标的贫困村,沈屲村成了全县闻名的养牛示范村,发展肉牛养殖真正让当地群众“牛”起来了。

  据县畜牧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会宁县重点推进2大天然牧场、4大万头牛场、6 大生猪养殖场和100个万只肉羊繁育场建设,实现以草带畜、以畜促草、草畜一体化发展,真正实现“大养殖、大发展”。

  提质增效,全力发展大产业。曾经的河畔镇李家塬生态脆弱,土地分散零碎,机械化程度低,尤其是水资源十分匮乏,很多耕地因长期缺水而处于半撂荒状态,农民群众守着土地却“望田兴叹”。

  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会宁县按照“特色产业倍增、产业链条倍增、农民收入倍增、土地产出倍增”的发展思路和“引水改田、引技增效、引企投资”的发展理念,引进新疆润丰集团,在李家塬实施会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项目,整流域流转土地5万亩,总投资约2亿元。

  如今走进李家塬村,与产业园建设同步配套的12公里供水工程已全面启动,主管道铺设正在有序进行,这个平日寂静的地方热闹起来,当地群众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会宁县持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支持山东寿光、会基华地、雄特牧业、中天羊业、东方希望畜牧及依禾商贸、甘富果业等龙头企业落地会宁,不断延伸蔬菜、肉牛养殖、生猪养殖、羊肉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持续做大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