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脱贫攻坚·我来见证】把“人”字刻在心底 ——记礼县雷坝镇蒲陈村驻村帮扶队队员王海波

 2021/04/29/ 21:41 来源:新甘肃 记者 施秀萍 苏家英

王海波帮村民摘辣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苏家英

  2019年5月,王海波踏出西北师范大学的校门,一路向山行,和一座山、一个村庄结下不解之缘。

  “坐落在山腰与山麓之间的蒲陈村,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相对优越,但在过去,经济发展始终难以突破。”王海波到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搞调研、摸家底,“要挖掘村子潜藏的发展优势,也要摸出村子的发展痛点,对症下药。”

  从小在城市长大,礼县方言成了王海波开展工作遇到的第一道坎,有一阵,他只能依靠村干部在旁“翻译”。

  王海波没有让这种状态持续太久,多听村民说、多和他们聊,尽管交流过程还是磕磕绊绊,但他的真诚,慢慢打开了村民的心扉,他听到了不少真心话。

  很快地,在田间地头,一套产业扶贫与教育扶贫的发展图景在他脑海里清晰起来——“智志双扶”。

  王海波考虑,通过文化引领、教育支撑、产业带动等途径,能实现知识智慧向内生动力的转化、思想文化向乡风文明的转化、科教成果向产业发展的转化。

  他发现,村里多是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他们精神层次的需求长期难以得到满足。由此,王海波决定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入手来打开局面。

傍晚大家出来跳广场舞。

  蒲爱香是蒲陈村妇联主席,她很喜欢跳广场舞,“可是咱们村里的小媳妇、大姑娘思想放不开,活动实在组织不起来。”听闻这些,于是,王海波和同事们先后帮助她和她的“姐妹团”购买了音视频设备、扇子,帮她们下载最近流行的广场舞曲目。

  慢慢地,在蒲爱香的带领下,傍晚在广场上舞动的身影越来越多,充满了她们的欢声笑语。

  两年来,王海波和扶贫的同事一道,在村里先后办起了“花椒艺术节”“重阳节老人集体祝寿”“与外国留学生面对面——讲述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扶贫夜校”等大大小小76场次的文化活动。

扶贫夜校。

  “文化活动,能凝聚人心,能激发他们追寻美好生活的渴望,最终能转化成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王海波说。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王海波还致力于通过教育帮扶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两年时间,王海波和其他同事先后联系了西北师大7个学院,共12批200多名在校大学生来村开展社会实践,大学生给小朋友上课、辅导作业、捐赠书本,帮他们推开认识世界的天窗,带他们抬头向上,眺望远方。 

村里的小朋友们正在上课。

  女孩芳芳(化名)是王海波的结对帮扶户,“她小时候不幸罹患疾病,身体残疾,因此在学习上生活上,往往要比其他孩子付出更艰辛的努力。”芳芳的不易,王海波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临考前,王海波想办法找来西北师大附中的复习资料帮芳芳备考,待成绩出来,他督促指导芳芳填报志愿。最终,芳芳考取了天水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王海波还为村里所有高考的孩子提供报考指导,助力他们求学追梦。

  “2020年全村考取硕士研究生2名,大学本科生6名,专科及高职院校学生5名,我们村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状元村’!”王海波笑着说。

2019年重阳节扶贫干部们给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集中祝寿。

  说到底,脱贫致富的“重头戏”还在发展经济。王海波有了“蒲陈有礼”的主意。

  “过去,蒲陈村的产业发展难以抵抗市场风险,缺乏就近就地解决就业的渠道,群众收入增长缓慢。”经过一系列调研和反复论证,他决定因地制宜,围绕蒲陈特色产业——花椒、辣椒、蜂蜜、菜籽,做好“麻辣香甜”产业文章,走规模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之路——

  面对村里产业深加工空白的问题,王海波和同事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产品设计包装,完成了产品的试生产、送样检测等工作,进行“蒲礼”“蒲礼源”品牌的商标注册以及车间建设规划。

  一趟又一趟,王海波不知在蒲陈到兰州的这条路上跑了多少回。终于,2020年5月,一座“校地企”三方投入150余万元、占地3.8亩的现代化“圆梦车间”拔地而起;而西北师大校园里,也多出一扇“礼县好物”帮扶礼县消费扶贫窗口。

蒲礼系列产品“全家福”。

  当农特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打通,蒲陈村的致富路也越拓越宽。

  “通过西北师大消费扶贫窗口和青岛市东西部协作项目,我们村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余万元,给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分红2000元左右,35名留守妇女获得就近就业的机会,家家户户均不同程度受益。”

  ……

  愚公移山,王海波修的是“致富路”。昔日贫困的蒲陈村正在换上新颜。

  大家都说:“西北师大的王老师真‘攒劲’、真‘能行’!”

蒲陈村的美丽新面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