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成
“简牍是纸张未发明之前,古代先民最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之一。咱们甘肃是远近闻名的‘汉简之乡’,出土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简牍。”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百余名少年儿童走进甘肃省博物馆,在五一假期聆听简牍故事,探索中华文明。
5月2日上午10时许,由甘肃省博物馆特别策划的“百人写简牍”活动在展览大厅前的广场举行,这是省博物馆在“五一”假期期间开展的系列专场活动之一。
实地参观馆藏简牍后,孩子们来到广场就坐,博物馆志愿者给每个孩子发放了4只竹简和1支毛笔,让他们在竹简上手书一首古诗词,亲身感受古人的书写过程。
李昊林是七里河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一次拿毛笔,觉得很有趣。“古人在竹简上写的字很好看,我要向他们学习,好好练习书法。”李昊林说。
同样来自七里河小学的苗毓夏在一丝不苟地书写古诗词。一旁的父亲苗波说,女儿是个小“历史迷”,从小就喜欢听历史故事。得知省博物馆要举行这个活动,自己立即给女儿报了名。“她特别开心,能在博物馆里过假期,很有意义。”苗波说。
广场上除了认真书写的孩子,还有一群忙前忙后的“黄马甲”志愿者,来自兰州大学的史昕龙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今天不光小朋友们有收获,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史昕龙告诉记者,这支志愿者团队由兰州各个高校的学生组成,平时负责馆内讲解,今天的活动自己是第一次参加。“我们拥有灿烂的历史,举办这样的活动能更好地把优秀文化传承给下一代。能为这次活动服务,这个‘五一’我过得也很有意义。”史昕龙说。
“举办此类活动,能够充分发挥甘肃省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让少年儿童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宋冰说。
活动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成 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4月29日甘肃地质博物馆里的千年之色
- 2021年04月26日天水市博物馆关于公开征集“伏羲颂”文学类作品的公告
- 2021年04月15日【文化记忆】庄浪 古堡遗迹的“博物馆”
- 2021年04月01日平凉市博物馆荣升“国家一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