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市民纷纷来到兰州市动物园留影打卡 寻找儿时记忆 留下难舍深情

 2021/05/08/ 08:41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申亮 杨昕

市民纷纷来到兰州市动物园留影打卡

寻找儿时记忆 留下难舍深情

市民在动物园门口留影

  每日甘肃网5月8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兰州市动物园仿佛是一艘轮船,承载着几代兰州人的情感和童年记忆,陪伴着兰州人缓缓行驶了64年。如今,这艘轮船即将靠岸退役了。5月6日,兰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兰州市动物园将于5月14日起正式闭园,兰州野生动物园计划于10月1日前面向社会开放。

  根据安排,5月7日至13日,兰州市动物园免费开放一周,这座拥有64年历史的动物园,将与兰州市民作最后的告别。5月7日,记者踏访了兰州市动物园,让我们一起聆听市民和动物园工作人员讲述他们和动物园的故事。

  告别

  这里承载了太多记忆

  “我要和动物园的大门合影” “快来给我和‘兰州市动物园’的大牌子拍张照”……5月7日10时许,前往兰州市动物园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大门口悬挂着的略显斑驳的黑底绿字的“兰州市动物园”的门牌,仿佛是最能触动人们记忆的“坐标点”,大家排队再和它照张相成为进园的固定仪式。

  “我家就住在五泉山附近,对五泉山公园和兰州市动物园都非常熟悉。”今年60岁的魏女士当日与好友相约来到动物园,“小时候来动物园看到真实的动物是一件特别幸福快乐的事,后来有了孩子,每逢节假日排着长队带孩子来动物园,仍然觉得兴奋有趣。”魏女士说。

  张女士和堂妹也带着孩子们来到兰州市动物园,为了重拾童年记忆,也为了给孩子们的记忆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我在五泉小学上学,每年学校组织的春游和社会实践活动都会来动物园。”张女士说,“我们小的时候,棕熊、长颈鹿、大象等动物的年纪不大,如今,我们长大了,它们也长大了,这里有几代兰州人的童年记忆。”

  兰州市动物园饲养队队长张育红从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一毕业,就来到了兰州市动物园,已经工作了21年的他一直从事着动物饲养管理工作。“在这里,我从一个毛头小伙子,熬成了一个大叔。”张育红笑着说道。8时上班,开始巡视全园,查看动物的健康状况、管理人员是否及时到岗、处理各种突发问题,一直忙到18时下班,这是张育红的工作状态。在张育红看来,兰州市动物园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欢乐,还是兰州市重要的野生动物科普教育基地,很多人的野生动物科普知识就是从兰州市动物园开始的。

  52岁的韩云是兰州市动物园草食班班长,主要负责饲养、照顾全园的食草类动物。“我从18岁起就在兰州市动物园工作了,一干就是34年。”在韩云的记忆里,刚来动物园时,规模还没有这么大,后来陆续引进了一批动物、扩建了一些区域,才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憧憬

  兰州野生动物园让人期待

  送往是为了迎来,兰州市动物园关闭后,兰州野生动物园将接过兰州市动物园的接力棒,成为动物们的新家,成为市民观察野生动物、了解野生动物的好去处。

  “等兰州野生动物园开了,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带着孩子们去的。”张女士说,“希望兰州野生动物园宽阔干净,有更多更可爱的动物,它们能有一个更大更好的家,有更新颖更有趣的科普互动形式,让孩子们和小动物一起快乐长大。”

  就要正式给动物们搬家了,虽然张育红心中充满了不舍,但已经去了很多次兰州野生动物园的他也对新的环境充满了期待。“兰州野生动物园的场地更大、基础设施更先进完备,对动物们来说,那里的环境更好。”张育红介绍道,良好的园区环境将对兰州野生动物园的发展以及野生动物的繁育、种群构建等都大有裨益。

  韩云也对动物们即将搬迁的新家点赞。“不舍归不舍,但兰州野生动物园场地更宽敞,动物们住得舒服,市民们也会玩得畅快。”韩云说起这些时,正坐在草食班的值班室里,从值班室的窗口向外望去,树木茂盛、人声鼎沸,温暖的阳光洒满了整座动物园。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申亮 杨昕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