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温暖民生,为幸福“加码”——嘉峪关市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纪实

 2021/05/25/ 10:00 来源:嘉峪关日报 记者 赵明霞

温暖民生,为幸福“加码”

——我市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纪实

  嘉峪关日报记者 赵明霞

  站在时间的坐标上回望,“幸福感”是我市社会民生领域的一个关键热词。

  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我市各项民生指标却逆势上扬、全线飘红。数字最有说服力:2020年我市财政支出的83%用于民生,民生及社会事业累计支出24.2亿元,2020年初确定的省、市为民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绝对值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接续奋斗,“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拥有满满的获得感和稳稳的幸福感。

  贫有所扶,百姓共享改革红利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过上了好生活。”钢城街道五一社区的孙某肢体一级残疾,不能行走,跟随80多岁的奶奶生活。低保、重度护理补贴、困难生活补贴等政策,让30多岁的孙某对生活很乐观。

  全力“兜”住困难群体,让更多人享受民生红利。我市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精准性救助、扶贫性救助、广泛性救助,形成了以低保为基础,以临时救助、特困供养等专项救助为配套,以社会力量参与补充,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入落实社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等优惠政策,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开工建设项目参保率91%,工伤保险农民工参保率90%,重点行业单位职业病危害申报率90%,失业保险扩围工作全省领先。

  更精准,才更公平、更温暖,才能将惠民实事办到百姓的心坎里。为此,我市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通过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实现了民政、人社、公安、住建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开展申请救助家庭的户籍、车辆、社保、住房以及公积金等信息的实时查询,精准的保障对象认定让真正困难群众得到了实惠。

  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最低保障标准,并实现救助标准稳步提高,全市低保标准由“十二五”末的510元/人/月提高至目前672元/人/月,增长31.76%;特困供养人员标准由8204元/人/年提高至目前10488元/人/年,增长27.84%;最低工资标准达到1620元;康复中心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进一步织牢了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网”。

  住有优居,托起百姓稳稳幸福

  搬进“幸福巢”,圆了“安居梦”。“以前,我们的居住环境脏、乱、差,冬天没暖气,地下水管老化,下雨、下雪天污水满地流……”66岁的郝延密老人和老伴搬进了棚改新房,将日子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75平方米的房子,两室一厅,特别实用。新房环境好,设施齐全。心里敞亮着哩!”

  “十三五”期间,我市投资102.8亿元,改造棚户区住房3.5万套、老旧小区89个,各类管网946公里、道路78公里,让老旧小区的居民从“忧居”变成了“优居”。

  “抬头见绿,举步闻香”, 在四季如春的雄关,人们率性诗意地栖居着。“十三五”以来,我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新增绿化面积236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2.5%,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4%和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6.39平方米。“城在绿中,路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这样优美宜居的环境让百姓的脸上洋溢着“稳稳的幸福”。

  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一体推进城乡发展,农村道路、通信、水电、物流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交班线实现三镇全覆盖。17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改造全部完成,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风貌、厕所、垃圾”三大革命成效显著,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全覆盖,卫生厕所覆盖率96%,行政村全部打造为省级“清洁村庄”。

  老有所养,幸福梦想照进现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问题,我市坚持多层次、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并实现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让老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这是我市养老服务的一大特色。2012年我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分类别为具有本市户籍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给予450-800元不同标准的家庭保洁、午餐补贴、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截至目前,系统登记老年人1.78万,养老服务组织72家,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已成为我市关心关爱广大老年人日常居家生活的新模式。“我们老年人聚在一起吃饭,说说笑笑,图的就是活个舒心。”77岁的野麻湾村老人钟希玉,来“孝老饭庄”吃饭已有四个多月,这段时光,在他看来,“幸福得像花儿一样”。在野麻湾村,“孝老饭庄”是75岁以上老人每天必到的打卡地。这不仅解决了农村独居老人在家做饭、吃饭难的问题,也让外出务工的子女没有了后顾之忧。

  我市社区养老已经在城市深入开展并逐步向农村延伸。充分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我市共建成日间照料中心38个,其中城市21个,农村17个,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68%,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

  康养融合发展是我市养老服务的创新改革措施,也是一大亮点。2018年荣获“甘肃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甘肃省陇家福健康百佳——健康助老中心”称号的康乐寿医护养老院,在全省养老行业率先实施融“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六位于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动各大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医养联合体,目前,4家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开通绿色通道,并建立了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签约医生健康服务机制。目前为73%的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有困难的老年人开展上门巡诊访视、健康建议、心理疏导、社区护理等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病有所医,构建全民健康格局

  在嘉峪关,“家门口就能看得好病”正在成为广大城乡居民的共识。

  俗话说,健康无小事。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医改,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做强健康扶贫保障,百姓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医疗卫生短板加快补齐,投入12亿元建成南市区医院、酒钢医院门诊楼、中医院综合楼等重点项目。

  建立起以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和酒钢医院为主要力量的纵向合作、横向帮扶医联体。

  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档升级,组建76个签约团队,签约率42%,重点人群签约率82%;实行了“六统一”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5.60%。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7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基本标准及以上,其中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达到全国推荐标准和“社区医院”建设标准。

  医养结合工作稳步提升,9家养老机构、7个日间照料中心与相邻医疗机构结成“服务对子”,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备案管理”一站式服务,为康养事业发展走好“最先一公里”。

  全力打造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了省内外远程医疗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影像、超声、心电等电子病历共享调阅,预约挂号、网上就诊已成为常态,医保实现即时报销、异地结算,群众看病就医走进“扫码”新时代。

  学有所教,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装备完善的实验室、标准化的体育场、拔地而起的教学楼……近年来,嘉峪关市每一所学校都焕然一新。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十三五”以来,实施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绿茵操场”铺装工程、农村学校建设工程,投资4.9亿元实施教育项目31个,44所学校、幼儿园全部进行新建或维修改造;投入2422.5万元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7.9%,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8.5%,义务教育巩固率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6%。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电子白板“班班通”和学习空间“人人通”全覆盖,学校云计算机教室、地理教室、录播教室等新型多功能教室全省领先。

  “许多民办幼儿园条件不比公办幼儿园差,而且还可以选择离家近的,这样接送孩子方便多了。”市民王女士对孩子入园上学非常满意。

  实施“5321”联盟校工程,以实现各校共同发展为目标,鼓励联盟内学校开展干部交流、教师交流和学术交流,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和区域教师资源科学配置。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项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站在新起点上,我市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用民生温度绘就幸福底色。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