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纪事】那一年,一生难忘 兰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二十一载接力支教

 2021/06/02/ 06:2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李欣瑶

  “支教+”,温暖来自爱心的传递

兰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对学生进行家访。

  兰州大学志愿者张书浩在广河县广河中学支教时,无意中布置了这样一项课后作业:“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却没有一个孩子的答案是冬天。张书浩思索了很久,心里有了答案。在甘肃农村,特别是山区,孩子们最难熬的就是冬天。

  张书浩的发现,其实早就成为支教团志愿者们共同的关注。在北方的农村,孩子们缺少御寒的帽子、手套,有些孩子的冬衣不够保暖,让他们一到冬天,就变成了满手冻疮、脸蛋红红、流着鼻涕的样子。

  如果能为冬天的孩子们做些什么,那该多好。

  于是,这群志愿者四处筹措、多方努力,2011年,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暖流计划公益基金正式在甘肃落地。在支教之外,他们开始了温暖的传递。

  曲思宇是2013年的支教团成员,在广河县一中支教的空档,他从学长手中接过了暖流计划,将暖流计划中的“暖流包”送到偏远的农村学校。

  “孩子们领到棉衣、帽子、围巾,总是小心翼翼地想收起来,留着过年用。”曲思宇说,一个小小的暖流包,能够让乡村的孩子们兴奋不已。

  有一个叫马志梅的小女孩至今记得。拆开“暖流包”时,戴上温暖的帽子、围巾、手套,小女孩脸上的表情掩饰不住心里的高兴。那一年,马志梅三年级。

  曲思宇结束支教三年后,他仍在参与暖流计划项目。当他又回到这所学校时,小女孩一下子就认出了他,“老师,我记得你,你给我送过‘暖流包’。”

  “这么小的一件事,却让一个孩子记了三年。”曲思宇被感动了。

  正是这份感动,让他坚定了参加公益事业的想法。无论是支教结束读研,还是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曲思宇一直在参与暖流计划。

  在曲思宇、张书浩等一批批兰州大学青年志愿者的接力下,暖流计划的爱心物资被送到了甘肃省10多个市州的235所小学,6000多套温暖包、4000多套羽绒服以及800多套学习包等价值近300万元的爱心捐赠,让近2万名学生感受到了融融暖意。

  留校之后,曲思宇负责研究生支教团工作,他又开始谋划新的公益项目。

  平凉市崆峒区峡门回族乡,是2020年支教团新增的支教点。志愿者们在峡门中学支教的同时,调研走访了附近的很多小规模教学点。他们发现,像王店、山口这样一些比较偏远的教学点,由于孩子们离家较远,中午没法回家,午餐常常就是一个凉馒头加一杯水。

  一份午餐,牵动着志愿者们的心。他们联系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争取到了“免费午餐”计划的支持。

  2020年,“免费午餐”开始在山口教学点试运行。在基金会的支持下,13个孩子中午都能吃上一顿热乎的饭菜,赵赟说,“每餐标准是6-8元,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米饭、面食以及蔬菜等品种多样的午餐,并且保证孩子们每餐都有肉。而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将进一步推广‘免费午餐’。”

  一双温暖的手套、一顿热乎的午饭,虽然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对于兰州大学的志愿者们来说,他们在支教后写上了一个加号,内容还在不断增加……

  “这一切源于支教,但却超越了支教。”赵赟说。

  不负时光,播种梦想

兰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文中资料图片均由兰州大学提供。

  2017年8月,兰大学生王鹏举从学长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新一届支教团的成员。

  这名在会宁农村长大的学生,对教育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小妈妈常对我说,你的任务就是念好书。”

  从小学开始,每天走三四公里去上学,中午妈妈做好饭送到学校。“苦读”,是王鹏举和很多会宁孩子一样改变命运的方式。

  十年寒窗,让王鹏举走出了苦瘠的家乡,踏入了兰州大学校门。大四那年,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报名参加支教团,成功入选。

  王鹏举支教的学校是两当县西坡镇西坡学校,这所大山脚下的学校并不闭塞,一趟慢火车每日经过这里,“花一元钱买票就能坐到很远的地方。”

  与江燕那时相比,支教学校的硬件条件早已没那么艰苦。但一次无意中的聊天,却让王鹏举陷入了思考。

  王鹏举问孩子们,“你们想象中的未来是什么样?”

  有很多孩子的回答是:“打工”。

  这样的回答深深触动了王鹏举。

  王鹏举班里的孩子中,有很多是留守儿童,他们与祖辈一同生活,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少之又少。在外打工的父母,是牵挂,甚至成为向往。于是,“打工”成了很多孩子对未来的规划。

  王鹏举的发现,同样也是兰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共同的关注。

  于是,支教团发起了一项“智慧课堂”项目,通过“视野、博闻、榜样、助力、阳光、天空”六类课程,用“优秀学子游兰大”“青春励志报告会”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和对未来的向往。

  在支教之外,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各种“专业课”,“医学知识我掌握”“经济常识我领会”“文明礼仪我养成”“文化故事我传播”“艺术素养我提升”等,一堂堂内容丰富课程,将孩子们与外面的大世界紧紧联系了起来。

  同时,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远方星空课堂”也开讲了,志愿者们通过课内、课外活动,以知识拓展、物资资助、精神激励为手段,开设了“视野课堂”“博闻课堂”“榜样课堂”等,为孩子们播下梦想的种子。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在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志愿者董明东的一年支教生活接近尾声。

  2020年8月,这个山东男孩跟随支教队伍来到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峡门中学,尽管之前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对西部地区的农村有了新的认识。

  到峡门中学第三天,董明东“稀里糊涂”地上了讲台,他有点害羞,更多的是紧张。

  当他打量着教室里30多张面孔时,30多双眼睛也在好奇地打量着他。

  慢慢地,孩子们发现,这位董老师,言语间透着幽默,上课时很严厉,下课后却能像朋友一样和大家玩在一起。

  课余时间,董明东没少下功夫,除了教语文、数学,董明东还爱给孩子们讲讲外面的世界,城市里的事、大学的事、家乡的事,孩子们总爱围着他听故事。

  和学校老师相比,支教团成员,更像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朋友。他们细细描绘大学里的学习、生活,把自己的照片做成PPT,为孩子们展示大学的魅力。他们把丰富的专业知识,变成通俗的语言,让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走进了农村学校的课堂……

  2020年,正逢兰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立20周年,在制作支教20年短片时,有人采访了董明东的学生,有一名叫兰亚国的孩子冲着镜头大声喊道:“兰州大学,我来啦!”

  那一刻,董明东心里满满都是感动,“一年时间哪怕能影响一个孩子,也值了!”

  采访这群志愿者时,“烙印”是他们说的最多的词。

  研究生毕业后的江燕,去了江苏无锡工作,但工作8年后,心中那颗支教时播下的种子最终还是破土发芽。她辞职重新创业,如今公司从事教育方法的研究和推广;

  康鑫,暖流计划兰州大学志愿服务队的发起人,毕业后,他将接力棒传递给师弟的同时也将暖流计划带到陕西,成立了暖流计划陕西驿站;

  王鹏举说,一年支教时光,是自己成年以来“心理上最舒适的一年”,虽然支教已经结束,但志愿服务应该会成为自己的坚持;

  董明东觉得,支教给了自己之前未有的光芒……

  21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正好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个意气风发青年的过程。

  这支团队经历了21年的志愿接力,从最初3个人,发展成为如今每年十几个人的支教规模。志愿服务,是他们的初衷,也为他们日后的生活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21年、165人,他们用脚步丈量陇原大地,用爱心温暖乡村学子,用正能量激励留守儿童。他们不负时光、传递梦想,写下了青春的精彩篇章。

  赵赟说:“兰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旗帜还将接力传递下去,我们的学生将持续给农村的孩子传递外面世界的信息,带着他们开眼看世界,在他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