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小康,是什么样子的?
今年65岁的漳县大草滩镇新联村村民刘文堂说:“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家里有存款,村庄里山好水好人也好。 ”
在定西瑞源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巧花眼里,小康是“一个人富不算富,带着大家一起富才叫富。”
渭源县田家河乡党委书记王宝林说,小康要靠基层干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初心带领群众去实现,群众的需要,就是党员干部工作的方向。
如今,在定西大地上,小康蓝图已绘就,告别苦瘠的三百余万陇中人民正以昂扬的奋斗姿态奔向新生活。
发展特色产业 夯实小康“底色”
洮河潺潺,奔流不息。清澈的洮河水为临洮县洮阳镇边家湾村发展蔬菜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曾经的边家湾村民,多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增收主要依靠劳务输出,于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新征程新起点。边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安军林介绍,从2020年开始,村党支部集中托管并平整农户闲散地块220亩,每亩每年的流转费500元,严格按照“六个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建设双层钢架大棚220座。农户采取认领方式种植马铃薯、白菜、西葫芦等蔬菜。
“刚开始有不少农户持怀疑态度,出去打工当天就能拿到钱,但种菜就怕种不好也怕卖不好。”安军林说,“面对这种情况,村里的4名党员带头种,乡亲们一看种菜能成,卖出的价钱可以,慢慢就转变观念了。通过党员示范种植,共带动全村81户群众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产业。”
为了完善配套设施,促进蔬菜种植产业发展,边家湾村今年完成产业路硬化3.9公里,新修灌溉水渠2.7公里。
蔬菜种植,让村民看到了希望。“现在不仅本村的人找我询问蔬菜钢架大棚承包的事,连外村的人也来找我了。”安军林说。
近年来,定西市因地制宜,确定了以“牛、羊、薯、药、菜、果、现代种业”七大特色产业和金银花、中蜂、食用菌等区域性产业为补充的“7+X”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让定西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为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不竭源泉。
涵养文明乡风 厚植小康“成色”
全面小康在基层。基层小康,不仅要让群众过上富足的日子,还要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出漳县县城约1.5公里,进入盐井镇汪家庄村。一入村,村舍墙上一行大字跃入眼帘——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枫桥经验”在村里落地开花。
原汪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汪善奎在职时,一多半的时间和精力都要用在调解村民矛盾上,尤其农忙时节,村民为了浇田经常吵架。汪善奎成了“劝和司令”,最早是骑着自行车去矛盾双方的家里调解,后来发展成摩托车。
转变从2018年开始,村里吵架声渐渐少了,邻里之间和睦了很多,农闲时,乡亲们跳广场舞、举办文艺表演,风气大为改观。
提到“秘诀”,村党支部书记韩飞说:“村里的调解队伍发挥了很大作用,村干部、乡贤都是调解员。”
据韩飞介绍,去年夏天,有两家因为门前修护坡占了50公分左右路的事闹得不可开交,一家让拆,另一家坚决不拆。这两户户主还是堂兄弟,矛盾持续了七八个月,见面互不理睬。
有一天,其中一家找到了村委会。村干部专门开了会,采用老办法,请来乡贤分别劝说双方。几句热络话入耳,双方各自解开了心里的“疙瘩”,和好如初。
“村民矛盾少了,凝聚力也强了。我这段时间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乡村环境整治上了。”韩飞说,“村民都自发加入清洁行动中,把乱草堆、垃圾等都清理干净,房前屋后种上花草、蔬菜。”
2020年,汪家庄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建设美丽家园 增添小康“亮色”
6月中旬,陇西县双泉镇胡家门村正以最美的姿态迎接周边来客。
胡家门村的蝶变要从胡家门小学的改造说起。建于1943年的胡家门小学是几代人的童年回忆,由于城镇化发展,2014年,胡家门小学在整合中撤并。
旧校舍伫立在村子里,与其荒芜闲置,不如重新利用,注入新功能。2020年3月,双泉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对校区进行重新开发。经过一年左右的打造,闲置校舍被改造成集百姓舞台、农家书屋、活动中心、农耕记忆等于一起的胡家门文化大院。
“整个大院的改造过程都是村民义务参与的,出义工、捐砖瓦,全程都体现了村民的主动性,发挥了他们的主人翁精神。”陇西县文联副主席、双泉镇帮扶队队员许彦君说。
胡家门大院的建设让整个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也更加爱护自己的家园。走在村里,每三五步就能看到挂在树上的易拉罐。
胡家门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艳昭解释道,这是通过“给烟头找个家活动”,让孩子们在易拉罐外进行手绘,然后挂在树上,方面村民和游客随手丢烟头。全村有上百个如此别致的“烟头之家”。
“现在村民们的卫生习惯改观了很多,以前的胡家门脏、乱、差,路上都是牛粪,味道难闻。现在道路整洁,村民不仅自己不再随手丢垃圾,如果在走在路上看到垃圾还会随手捡起,扔到垃圾桶。” 张艳昭说。
和胡家门村一样,定西市近年来持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2.26%,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达到78.79%,一个生机勃发的新定西屹立于陇中大地。
(注: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6月17日精心打造“六化”发展模式 培育壮大“六大”特色产业 民乐全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宜居
- 2021年06月10日甘肃省脱贫攻坚题材曲艺作品展播|歌曲MV《嗨!小康》
- 2021年06月10日小康路上一起走——白银市总工会打赢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纪实
- 2021年06月07日华亭市山寨回族乡:干群携手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