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我是共产党员】以担当诠释忠诚 用奉献谱写华章——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舟曲县委书记石华雄

 2021/07/27/ 07:4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韦德占

【我是共产党员】

以担当诠释忠诚 用奉献谱写华章

——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舟曲县委书记石华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韦德占

  舟曲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近几年,无论是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还是社会治理、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舟曲县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石华雄,甘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舟曲县委书记。他十八年如一日,夙夜在公、敬业奉献,敢担善为、奋力拼搏,团结带领舟曲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树立了新时代县委书记公而忘私、勤奋敬业、脚踏实地、争先创优的示范榜样。

  “舟曲精神”战灾难

  急难险重展作为

  2010年,舟曲发生“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2011年9月,石华雄接过灾后重建的“接力棒”,在1000多个日夜的坚守奋战中,夺取了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在2018年7月12日的江顶崖滑坡中,石华雄迅速指挥做好群众转移避险和安置工作,五天四夜坚守白龙江边抢险一线靠前指挥,在最短时间内成功排除了堰塞险情。

  在2019年7月16日的牙豁口滑坡中,他坚守奋战30多个昼夜。

  2020年8月17日舟曲发生暴洪泥石流灾害,他临危不惧、冷静指挥、科学调度,取得了“零伤亡”的重大胜利,谱写了“生命至上”的时代壮歌,展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敢涉险滩、敢扛风雨、敢冲逆境的气魄和担当。

  “舟曲模式”树先锋

  脱贫攻坚党旗红

  “6月28日,当我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荣誉表彰的那一刻,我的脑海里再一次浮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要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县委书记。”石华雄说,作为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这是他入党以来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石华雄从灾后重建接续发力,把抢险救灾的“舟曲精神”转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谋划制定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十大行动、十大示范”工作举措,全面推动组织、干部、人才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汇聚了强大合力、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在脱贫攻坚中,他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以统揽全局、统筹谋划和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能力素养,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大幅提升组织力,探索实施“产业升级行动”,培育了“甜蜜党建”“田园党建”“党员管家”“金凤凰党建”“致富伞党建”5个“党建+合作社”品牌,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在文化旅游中,他培育了“田园城马·英雄故里”“多彩石城·生态农庄”“康养小镇·葡萄之乡”“春蚕吐丝·美丽蝶变”“红杉云烟·飞瀑流泉”5个“党建+乡村旅游”品牌,构建了特色富民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布局,让贫困群众有了更高更稳定的收入,累计实现87个贫困村3.6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胜利。

  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下,舟曲县摘掉了贫穷的帽子,山区群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藏乡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舟曲模式”因此获得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高度肯定和评价。

  “舟曲智慧”谋发展

  加压奋进绽新颜

  石华雄以自我加压的勇气、谋定后动的智慧,推动舟曲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他以“八好”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促全面规范,以“四抓两整治”促重点提升,以党建信息化促工作方式转变,以“八提”目标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开启了新时代“数字党建”“智慧党建”全新模式,打开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全新格局。他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起了一场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美丽舟曲”行动,拉开了“五无甘南·美丽舟曲”建设的帷幕,“全域无垃圾”金字招牌提升了舟曲美誉度,形成了敢闯敢试、敢做敢成的“舟曲智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昔日满目疮痍的灾区焕发新颜,曾经偏安一隅的舟曲享誉全国,舟曲上下呈现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局面,他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心为民”的铮铮誓言、践行着新时代“四有”县委书记的责任情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