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路”郑占明:用心诠释“干一行爱一行”
在酒泉高速公路处清嘉收费所院内,每天都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郑占明,一个“老公路”。参加工作以来,不论干什么,他都认真负责,用心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
1981年,16岁的郑占明子承父业,成了原酒泉公路段石河桥道班的一名养路工。说起往事,郑占明滔滔不绝:“那时候,石河桥道班养护的酒金公路是砂石路,师傅赶着毛驴刮路车在前面刮路,我跟在后面把不平的地方铲平,一路走一路干活,回来时满头满脸都是土。晚上,我们几个青年职工就围着老职工听他们讲过去的事。以前的养路工条件差,劳动工具是自己造的,睡地窝子、啃干馒头、喝冰水……”
1993年,单位派郑占明带领8名工人前往星星峡做公路设施预置。施工地点远离城市,没地方住,他们就地搭帐篷。没水,他们开车去几十公里外的柳园镇买水。星星峡气候无常,6月都要生炉子。在烈日的暴晒下,他们一个个成了“焦炭人”。
11年后,单位再次派郑占明到星星峡养护公路。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就地取材,挖了1米深的坑,用编织袋装土垒起2米高的墙,搭了两个地窝子,吃住在里面。从星星峡到酒泉近500公里,单位只有一个熬油罐,为节省费用,郑占明和同事用泥土做了一个油池,下面掏空装上炉齿,加煤熬油。靠着这些“土发明”,他们圆满完成了养护任务。“白天在戈壁滩上干活,晚上没有电视,手机也没信号,只好早早睡觉。”那些在外干活的日子,给郑占明留下了深刻记忆。
2006年11月,郑占明调到嘉安收费所负责总务。那时,站房尚未竣工,职工们集体租房住。郑占明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从酒泉采购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送到沿途的9个收费站。每天往返七八百公里。有人问他:“郑总务,这样连轴转你不累吗?”“累!”郑占明的回答非常明确。这样披星戴月当“邮差”的日子,郑占明坚持了20多天。2007年夏天,9个收费站的站房相继建成,郑占明和同事又开始给各个站盘炉灶安装厨房设施,直到所有收费站的厨房设施就位。
2010年到清嘉收费所工作后,郑占明的岗位仍然是总务。每天,他早早来到单位,查看收费站种植区里蔬菜的生长情况,给树木修枝剪叶、给鸡鸭鹅投食喂水。他常说:“作为一名后勤人员,就要保证职工食堂的饭菜品种丰富,让大家吃得可口,精神饱满地干工作。”
全媒体记者 马学全 通讯员 周 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8月02日兰州市打造百年工程 筑牢防汛安全“生命线”
- 2021年08月02日庆阳市河南商会第二批捐赠物资发往河南新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