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百花】味觉的声音

 2021/08/03/ 06:2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刘明贻

味觉的声音

  刘明贻

  西北人喜欢吃面,尤其在我的家乡,无论平常日子还是逢年过节,不管用什么七荤八素垫底,主食大多是面,最讲究的是手擀面。西北人的面配得上“食不厌精”四个字,就拿手擀面来说,单从外形上看,就有长的短的宽的窄的粗的细的薄的厚的,盛到碗里配上浇头,又有荤素凉热之分。更有雀舌、面片、猫耳朵,还有一丈长的拉条子,何况陇原大地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隔了一个村子就有不同的花样。

  牛肉面是兰州的名片,兰州人把牛肉面叫“牛大”。牛肉面馆里,本地人伸手递票的同时,会说大宽,或者说薄宽、二细、三细、细的、毛细、韭叶子、荞麦棱子,只说来碗面或者不吭声的,肯定是外地人。兰州人出远门回来,下了车先不回家,而是直奔牛肉面馆,扎扎实实的一个牛大,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滚烫滚烫的,嘴搭到碗边上吹口气,吸溜吸溜地喝着汤吃着面,任有多少疲惫、烦恼和乡愁,片刻间烟消云散!

  刚上班时,厂门口有一家牛肉面馆,汤好肉嫩,面也有嚼劲。冬日的早晨,下了夜班,人乏了也饿了,牛肉面要大宽,辣子多些汤宽些,加肉加蛋加小菜,擎着海碗蹲在门口的台阶上,用竹筷狠狠地从碗底撬起面来,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连汤也不剩一滴,吃得额头冒汗,胃也暖和了,心里也踏实了,那叫一个满福!

  面的口感和味道好不好,功夫全在揉上。西北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出产的农作物也是另一种风骨,用当地小麦磨的面粉做手擀面,和面揉面大有学问,水宁可少也不能多,搅成絮状,再抟成一团,接下来就是“三饧三揉”,这里的“三”不是定数,到底饧几遍揉几遍,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因人而异,春夏秋冬寒暑易节因时而异,有什么科学道理吗?古人不深究什么物理变化、分子结构,靠的是千百年来口传心授,用心体会,用嘴品尝的经验。面团饧揉得表面光洁温润如玉,就可以擀面了,长长的擀面杖遇上一双巧手,就变成了魔棒,面团延展成饼状,一次次缠裏在擀面杖上,在案板上几番推压收放,状如满月薄可透亮的面就擀成了。接下来就是切,或长或短或宽或细,全凭个人喜好。下锅煮好,捞到碗里,软玉杂陈,条理分明,或浇汤,或拌菜,吃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

  一碗面,还可以表达一份情感,表明一种态度。在家乡的传统婚俗里,隔山隔水的一对青年男女经媒人牵线,双方家长四下打探初步了解,若女方有进一步接触的意向,男方就要提着点心糖果跟着媒人上女方家的门。如果女方家对男方满意,就用长面招待,意思是此事尚可从长计议,如果不满意,就用面片招待,意思是面试未能通过,从此断了来时路。

  儿时的记忆里,母亲做的洋芋面最香。那时没有丰厚的菜肴铺垫,一碗面的品质全靠母亲的手艺,面和得硬,擀得薄,切成又细又匀的雀舌,清水锅里的洋芋条滚得酥烂,下锅的面条在沸腾的汤水中热烈地翻滚,点一次凉水,灶膛里再添一把柴火,面条就熟透了,加入青菜末,炝上葱花或放点肉丁,盛上一大碗,滴上红艳艳的油泼辣子,就着脆生生的咸菜丝,那味道!

  在京城读书的那几年,他乡的美味抹不去我味觉上对母亲的思念。有一年临近寒假,吃什么都没味道,一到饭点就想母亲的洋芋面,好不容易挨到放假,坐了近四十个小时的硬座回到家里,母亲眉开眼笑地问我想吃啥,我不假思索地说——洋芋面!母亲稍稍愕然了一下,连忙系了围裙开始和面擀面,我坐在灶台前烧火,有点等不及面条下锅,直到两大碗下肚,才真真切切地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母亲离开我已经十多年了。昨晚又梦见回到了儿时的小院,厨房里,母亲在擀面,我坐在小木墩上往灶膛里添着柴火,热情的火苗温婉地舔舐着锅底,也映红了我的脸庞,母亲侧过脸来问道,我的娃吃宽的还是吃细的?我脱口而出——细的。笃笃笃的切面声便在案板上欢快地响起,那么悦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